范静有什么特点?
古人云:“天下名山高僧多。”大自然创造了范静奇特的风景,而佛教徒则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名字。明朝万历年间,范静作为“古代佛教道场”早已闻名遐迩。在范静滴水岩附近,有一座万历圣旨专门竖立的石碑。碑文写道:“黔中风景区有一个古老的佛教道场,名为范静山的道场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岳教派。”明万历皇帝之所以上书重修范静金顶大雄宝殿(寺),是因为范静山曾经繁华一时的“古佛道场”因连年战乱而日渐衰败破败,即碑文曰:“天哀名山崩,圣人重修金顶大雄宝殿足矣。”在碑文中,范静山上鼎盛时期的“古代佛教道场”被比作“极乐世界”。据记载,自范静山佛教开业以来,香火一直兴盛,信众如云,连王公大人都十分向往。梵净山的名声早已传到南京、北京,惊动了十三省的地方诸侯。
范静的名字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来自“梵天净土”。据史书记载,范静原名“三谷”,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范静”。这大概只有问当年的佛门高僧了。
大自然创造的神奇力量也使范静成为一个原始而古朴的生态王国。由于山体巨大,垂直高差大,范静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原始基地。范静不仅生长着满山遍野的各种动植物,还有贵州金丝猴、大鲵(大鲵)、白颈长尾雉、云豹等珍稀动物,以及世界上仅存的“贵州魏紫”和中国鸽子花树(铜)。范静原始简单的生物群已经成为人类的巨大财富,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1978国务院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范静山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中国只有5个成员单位)。范静山是幸运的,因为在地球的同一纬度,它是唯一一个仍然保留着如此原始和古雅的生物群的地方。范静山的幸运不仅得益于祖先的爱,更得益于当代人的保护。
在范静山脚下,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和羌族。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范静山区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体会到丰富而深厚的人文文化。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书法艺术。印江只是范静山脚下的一个小县城,极其封闭。但明清以来,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因题刻颐和园而蜚声海内外的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印江也因此成为著名的“书法之乡”。在范静山脚下的两座碑林里,你可以欣赏到当代书坛巨匠赵朴初、启功、沈鹏等人的墨宝。也是富有革命传统的山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于1934年创建的贵州高原第一个红色根据地,即中华苏维埃* * *和黔东特区,矗立在范静山脚下的几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