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江西看傩舞?

傩舞又叫“傩舞”、“傩舞”,俗称“鬼戏”或“扮鬼脸”。它源于古代氏族社会的图腾信仰,是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这是一种民间舞蹈,具有驱鬼、祛病和祭祀的功能。它是傩舞的一部分,通常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到第一个月的第16天表演。最初,它是一种古老的祭祀原始舞蹈。舞者们戴着狰狞的面具,装扮成传说中的“方石翔”。他们一边跳舞,一边喊着“诺,诺……”并且跑到每一个角落,蹦蹦跳跳,搜寻不祥之物,为的就是赶走疫鬼,祈求一年平安。现存的傩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贵州、广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地方称谓有“舞傩”、“鬼舞”、“打喜”等。

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一般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是由四个主角表演,表演者戴着类似王冠、兽皮、神盾的面具,口中发出“傩”的声音。另一个由12个人组成,每个人都有一根彩绘的头发,手里拿着几尺长的麻鞭,摇晃着喊着专门吃恶鬼和野兽的神的名字,并伴有音乐。

编辑这段话由来已久。

1,概述

傩舞历史悠久,殷墟甲骨文中已有记载。周朝称傩舞为“全国傩”、“大傩”,农村也称“地方傩”。据《论语》记载,孔子见到傩舞表演队到来时,身着正装站在台阶上,毕恭毕敬地迎接(村民都是傩,但上朝都站在台阶上)。由这一典故衍生而来的,是清代以后的许多文人,普遍把过年过节的各种民间歌舞表演称为“村民傩”,并在一些地方和寺庙碑刻中引用。

傩祭习俗从秦汉一直延续到唐宋,并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傩舞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娱乐性的民俗活动,并发展成为一种传统戏曲,成为一些地区的“傩戏”和“地方戏”。时至今日,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地的农村,仍然保留着比较古老的傩舞形式,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江西婺源、南丰、乐安等县的“傩舞”有“开山神”、传说中的“二仙和”、“刘海戏中的金蟾”;《孟姜女》、《白蛇传》和《马妓舞曲》中反映劳动生活的戏剧片段。傩舞的表演形式和面具制作影响了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如藏族的“羌姆”和壮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等民族的“大师舞”,吸收了许多傩舞的文化因素和表演技巧,发展成为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形式。

学者们对傩舞有多种解释。中国傩戏研究会会长曲和江西傩戏学者钱先生在第一部《中国傩文化通论》中写道:“傩文化是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艺术文化的融合,是跨时代、跨社会、跨民族、跨时空的。在历史长河中,它是传统文化的宠儿。”傩的起源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有关。傩在周代被纳入国家礼制。据先秦文献记载,傩礼是调节四时阴阳,以适应寒暑之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国富民强。汉唐时期,宫廷傩仪盛况空前,并流传到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北宋末,宫廷傩仪采用新的制度,傩向娱乐化方向发展。由于信仰不同,傩仪遭到了拒绝。明代恢复了宫廷家具,但清代已不再持有。但《论语·乡党》中记载的“乡民傩”却一直在民间延续,与宗教、文艺、民俗相结合,演变成各种形式的傩舞、傩戏,至今仍流行于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2.江西傩舞历史溯源。

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商周时期生活在赣江和鄱阳湖流域的三苗(或杨岳)后裔,在江西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新干县太阳洲商墓出土的青铜双角神面具,揭示了江西起源的信息。江西最早记载的傩是金沙县的《时宇族谱》,记载汉初长沙王吴锐奉命征讨闽越,驻守南丰军山。为了避免“刀兵灾”,警告村民“传傩息妖气”。唐代文化盛极一时,李开元对各县、州傩仪的统一规定,促进了“乡傩”在江西8县37县的传播。比如南丰、萍乡、修水都有唐朝建傩庙祭祀神灵的传说。《宣城志》引用梁《荆楚纪年》时,庐陵县有岁末乞钱的习俗。

宋代江西经济文化发达,江西傩盛行。金沙南丰俞氏族谱记载,晚唐时期,俞为躲避战乱,由余干迁居南丰。宋初,祖上在四川做官时供奉的二郎清源像被迁到金沙(今紫霄镇黄沙村)。“立了庙来拜,老了做了香,留着作‘驱邪’。”萍乡考证表明,石元仙帝庙建于太平兴国年间,供奉傩神唐红、葛勇、周五三。宋朝南迁,龙友盟太后驻南丰觉远寺。赵氏宗室大量成员居住在南丰,乐师艺妓云集,景象繁华百年。南丰隐士刘唐写了一首古诗《观傩》:“鼓声深箫声脆,鬼神换戏……”。这首48句诗详细描述了南宋时期南丰傩舞戏的表演,为研究中国早期傩戏提供了标本。

明清时期是江西傩文化繁荣的时期。江西三十多个县市都有傩的记载或遗存:南丰是赣东最热闹的地方。时至今日,清末已有180多个村落设立了傩班,至今仍有“跳傩”、“跳竹马”、“跳呵呵”、“跳八仙”等。乐安有“滚傩神”、“打头鼓”、“戏乐”,崇仁有“舞八仙”,宜黄有“舞傩戏”,广昌有“孟戏”、“跳魁星”,黎川有“跳合”,萍乡是赣西最大的,那里的傩舞被称为“拜神”或“打傩案”,傩庙、傩面、傩舞被称为“三宝”。万载称为“跳案”或“动案”,可分为“闭诺”和“开诺”两派。宜春又分为“默傩”、“开傩”、“叙述者傩”。遂川流行“斗牛舞”。赣北多有记载。南昌、新建叫“大傩”,高安、上高叫“驱邪疫”,靖安、奉新叫“山傩”,修水叫“兴傩”,武宁唱“傩歌”,德安叫“兴李诺”,瑞昌都有。赣中是农村傩的活跃地区。清代峡江灯会有傩,清江、凤城的傩戏传到云贵。婺源在赣东北很有名,傩舞被称为“跳鬼”。清代傩班36个,狮班72个。浮梁上有“五段戏”,先跳傩,后跳狮。在赣南,宁都有傩舞,瑞金有傩风俗。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地方傩文化群体。

编辑这一段很有气势

由于傩舞在不同地区流传,其表演风格也有所不同,包括场景变化复杂、表演细致严谨、生活气息浓厚、舞姿优美动人的“文傩”流派;还有气势磅礴、心情奔放开朗、节奏明快、动作矫健的“吴诺”一派。这种古老的传统傩舞之花,至今仍流行于江西德安、武宁、婺源、南丰、都昌等县的戏台、厅堂、村头。傩舞通常戴着某种角色的面具,包括神话形象、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形成了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是鼓、锣等打击乐器。表演傩舞的组织叫“傩班”,一般有八至十人,往往有严格的班规。傩舞经常出现在傩仪的高潮和表演阶段,各地有丰富的傩舞节目,兼具祭祀和娱乐的双重功能。

编辑此段继承发展。

傩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是人类最早发挥精神力量,用巫术从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获得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扩大生存空间,进行两种相互联系的生产活动——物质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从而显示出早期人类生命的价值。”(中国傩文化概论)傩生活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驱魔仪式上,其中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火灾、虫灾等。)和人类的灾难(如瘟疫和疾病等。)都被神的力量赶走了。

傩庙是神灵(面具)的栖息地,是举行傩仪的主要场所。萍乡现存65,438+07,南丰现存65,438+07,其中北宋金沙村的傩庙记载最早,明永乐年间(65,438+0403 ~ 65,438+0424)迁建的方干村傩庙保存较好,是清朝年间(65,438+0424)傩坛所拜的神各有不同南丰是清远和诺的真王,萍乡是唐、葛、周三的将军,万载是欧阳晋家的将军,宜黄、乐安东湖村也是清远的真王。为了表示对神的尊重,有些地方要定期举行“炫耀帅”的仪式,效仿达官贵人,并备用礼仪仪式,旗、锣、伞、鼓、打击乐,十分壮观。

傩仪是基本形式。江西傩的仪式沿袭古礼,有傩(开箱、出洞、离案)、傩(跳、跳、跳鬼)、傩(寻、扫堂、悄行)、傩(封箱、舞鬼)。时间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元宵节后几天结束(2月也有几节课结束)。“驱邪”是整个仪式的重点。傩人戴着狰狞的面具,携带着武器,在火把的照射下,沿着门驱赶危害人类的恶鬼。这种仪式的表演因地而异:南丰尤氏村“搜傩”,带着锁链与钟馗、沈啸进入各种厅堂、房间,保留了古代傩“搜房驱疫”的原始形态特征。《追王》婺源长泾村,村民们沿着田间小路追赶“八十之王”,数次请他用“开山斧”刮头,以辟邪驱疫,表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望。乐安刘坑村驱散疫情,傩人扮成神进入室内搜寻“平安行走”,村民清扫巷道,清理污垢,撒石灰、硫磺,体现了村民文明程度的提高。

祈求繁衍是傩仪的一个重要目的。唐代李陀《秦岁年谱》:“岁皆鬼神,内有二老,其名作有诺公、诺母。”这两位傩神是南丰傩的生殖崇拜神。跳傩舞就要跳傩公婆。一些已婚人士为了生孩子,不得不在新房子里再跳一次舞。道具诺仔手持红蛋,铸阴茎,一般作为喜神供奉在祭坛上。作为生殖崇拜者,还有二郎关口。上干村“杰诺”会跳二郎发弓求子的仪式舞。类似的节目,宜黄神岗有《高远送子》,乐安柳坑有《书生董永与七仙女》。萍乡保存下来的月老、金花、银华等婚嫁神的面具也明显与寻找继承人有关。

保护孩子是傩仪的重点。千年舞时,大菩萨“团将”,观者带着儿女躲在伞下,以求神护。在宁都钟村,九月有傩舞,村民们庆祝重阳节、孩子满月、老人生日,希望孩子长命百岁。南丰傩舞不仅有祝贺孩子出生的“喜事”节目,还有许愿、拜契、斗俗为孩子辟邪消灾的习俗。当尤氏村的傩庙被“搜查”时,所有的男孩都可以爬上祭坛,和傩王子一起观看。村民们说:“王子保护孩子们免受鬼神之害。

祈求农业丰收是傩仪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南丰傩神西川关口二郎最初来源于农水神李冰父子。傩庙里有土地的塑像,尤其是上干村傩庙,比真人还高,袍前绘有“大白兔持桃枝”的图案。兔子可以多产,桃子可以辟邪。这个符号表达了村民对谷物丰收和人口繁衍的祈祷。傩祈求一个丰年也表现在春节的仪式上。据清代建昌县志记载,春节耕田仪式后,“有竹马、大傩、和珅、狮子,身着彩衣,戴面具起舞的场面。”建昌府所辖的南丰,上述傩舞至今仍全部保留,而最早的“竹马”舞是单脚跳,具有古代祈雨舞“弯一脚舞”的特点。水獭捉鲤精,是根据《礼记》“雷克斯祭鱼”的春季物候而作的傩舞。艺术家在鲤鱼精面具上画了麻点,强调它是雄性,表达了村民春天不伤害母畜的环保意识。还有清代萍乡傩舞的记载。

江西傩中的驱鬼疫疾、祈福子旺的仪式,后来被引申为祈福、纳吉、求富贵等多种内容。比如“祝家家幸福,夫妻俩平安,田禾熟,猪牛兴旺,五谷丰登,六口人愿世世代代”;“求继承人者,早有你之子”;“读书人聪明伶俐,名利双收,早早登上金榜;农民,一粒种子落进泥里,收获一万粒种子;做技能的,家里请,家里招呼;做生意的人,一个钱是基础,一万个钱是利润”,等等。

傩仪仪式离不开歌舞形式、面具和服饰等相关器物。为了增加娱乐性,扩大群众基础,傩戏不断吸收其他艺术营养,丰富了傩戏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宝库,江西傩戏是这个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傩舞是江西傩舞的主要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传统节目200多个,其中南丰90多个。仪式舞蹈是一种在驱魔时表演的舞蹈。舞者们跳跃跳跃,舞姿激烈而神秘,气氛神秘而威严。娱乐舞蹈节目很多,来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典小说、世俗生活。由于流传年代和师生关系不同,表演风格也有所不同,既有写意、舒展动作、舞姿飘逸、有古傩韵味的“文傩”流派,也有动作强劲、节奏鲜明、融合武术技巧的“武傩”流派。同一个班,因为节目内容不同,表演各有特色。

江西各地有很多英雄神的节目,比如头阵、太子、三将、二王兑锏、十二对大刀、先锋、青品、杨帅、上官下官比武、关公vs阎良、张飞祭枪等江西也有许多傩戏节目,如婺源舞剧《舞花》,讲述了秦二世胡亥为争夺皇位而毒死其弟傅肃的历史故事。由夜叉班宁、曹兵元帅、宰相送酒、太子死等几个节目组成。场面壮观壮丽。《华冠锁与鲍三娘》这一千年来的开篇故事,演绎了一个华宝对峙的民间故事。他们的对唱内容与明成化说唱《花刺》中的所传基本相同。广昌的蒙戏唱出了的传奇故事,具有南戏、原始面具表演和傩戏的特点。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象征,是傩仪中神的载体,是傩舞中角色的服饰,有面具、偶像、圣像、头盔、鬼面、面壳等多种名称。江西傩面具有400多种,3000多种。萍乡傩面古朴苍劲,婺源傩面夸张奇特,南丰傩面色泽鲜艳,可谓江西傩面具的三大特色。南丰有120多种,2300多种糯面,形状各异。最有特色的面具是开山面具,狰狞凶狠。犄角、獠牙、火眉、金眼、削面、剑庙、铜镜等形象符号,反映了以蚩尤为传奇侧面的傩文化演变的痕迹。傩面具的材料最初是铜制的,后来多为樟木或杨木雕刻而成。色彩淡雅,显示了新老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和民族审美情趣。一些傩面具雕刻后,举行开光仪式,使其充满神灵。

傩乐、傩服、傩具是江西傩文化的重要内容,形态各异,各具特色,而南丰更是异彩纷呈:从伴奏音乐看,傩乐保留了“以乐接神”、“击鼓避疫”、“以乐送神”的古代礼乐制度;傩舞音乐在吸收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锣鼓伴奏,还有鼓乐、打击乐、竹乐等形式。有几十种曲调可供选择,音乐表现力非常丰富。从傩舞服饰来看,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傩舞“红领巾”、“朱裳”(红裙)、“绿袄”(绿袖)的旧制,另一方面发展了宋傩“绣绘衣”的特点,包括红花衣、红袖。从傩器来看,有数百种武器和军事用具、礼器、灯笼和蜡烛、食物供品和日常用品,它们不仅延伸了古代傩的武装道具以驱赶疫情,而且反映了古代的文明和礼仪,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此外,傩风俗和傩民俗、故事、圣言、圣歌、欢乐颂、吉祥话、对联、碑刻、符咒、符咒也是江西傩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编辑这个文化宝藏

在漫长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傩融合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戏剧、舞蹈、美学等学科,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傩吸收了儒、道、佛的文化因素。首先,吸收了他们的神祇体系,加强了傩仪的力量。江西傩神(面具)是道教的神和保护神,如、太白金星、真武大帝、八仙、、、马(灵官)、赵(郎)、关(公)、文(琼)、和刘嘉,以及如来、弥勒、观音、金刚、和穆。也有儒家人物和英雄神如、寇准、范仲淹、包拯、秦、尉迟恭、华佗、孙思邈。二是借用他们的礼仪制度来丰富自己驱鬼驱疫的仪式,如江西傩中的道教斋戒仪式和符咒,南丰傩中的儒家行为准则和礼仪音乐。三是表现其思想内容,拓展傩舞、傩戏的娱乐功能,如江西傩舞、傩戏的驱邪、辟邪节目与道教五行观,佛教的求普命、因缘思想,儒家的为官学习节目与“神道教”思想。江西傩兼收并蓄,具有多元宗教文化的特点。

傩融合了古代神话传说。有些神话与傩有直接关系,如颛顼驱除疫鬼之子的神话、神灵缚鬼喂虎的神话、黄帝因厌邪而杀蚩尤的神话、黄帝以二公主嫫母为侧护丧事的神话等。一些神话节目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如《创世纪》中的盘古神话、《后羿射日》中的十日射神话、《诺公诺婆》中的伏羲女娲创世神话、《二郎发功》中的高求神话等。江西傩中的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形象。

傩蕴含着戏剧发生发展的因素。宋代朱曰:“傩虽古,近戏也。”在南宋的南丰,不仅有《看傩》诗中所描述的早期傩戏表演,也有迄今为止最早的移植永嘉戏的记载。清远真君傩,宋代从南丰传入,是明代汤显祖所记的宜黄戏神。盛行于南丰的新田傩舞、孟剧,与明代流传于广昌的孟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江西开新台仪式吸收了江西傩祭仪式;在地方戏表演之前,贾官、魁星、灵官显然来自傩舞。甘诺的节目如《目连救母》、《古城会》、《天门阵》、《水金曼山》等也是从传统戏曲或木偶戏中引用的。这些为研究傩戏艺术提供了新鲜的材料。

傩吸收了中国民间文化。农村傩文化与民俗相结合,形成了傩文化。江西傩俗包括物质傩、社会傩、精神傩等诸多文化现象,如傩庙装饰、屋内驱邪、童内驱邪、傩米灾、傩疫、傩舞等。江西傩多在春节期间活动,民俗文化性较强。在南丰,数百个傩班外出跳舞,送祝福迎吉祥,娱神娱民,联络各族,构建和谐邻里。元宵节前后,村民们将傩舞、傩仪与戏曲表演、花灯娱乐、民俗礼仪等结合起来。,纵情享乐,发泄感情,满足了广大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傩还创造了自己的继承制度。农村傩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参与者都是农民。仅南丰一地的农民艺人就有3000多人,他们根据各村的情况形成了民族傩班、村社班、私班。弟子不限。一个班5个学生,一个班24个学生。大家和睦相处,平等相待。领导按资提拔,或全体选举,或抽签决定。有叔叔、尹正、领导、坐案、老位子、长位置等名字。管理方式因地制宜,包括世袭姓氏、轮流负责、参与形式多样等。自负盈亏,收入均等。江西傩戏艺人创造的经营模式和传承方式,体现了农民非凡的智慧。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傩舞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悠久

乐安位于江西省东部,四面环山。古代交通闭塞,丰富的粮食难以出口。农民用余粮喂猪,所以猪又瘦又嫩,成为历代皇家贡品。因为粮食过剩,养鸡业也很吃香。为保证六畜兴旺,清代乐安有鸡嘴神、猪嘴神驱邪活动。凡是有瘟疫的地方,东湖村都被请去“打滚驱魔神”,用鸡嘴神、猪嘴神、鹅王一起驱魔。乐安,以动物神驱邪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宫廷家具。古代科学知识的匮乏,使得气象、植被、虫畜的异常现象成为不祥之兆。战国以后,阴阳学说甚至将鸡、狗、羊、貘、牛因瘟疫而大量死亡或五畜不正常的现象,称为“五灾”,用“五行”学说解释。用鸡嘴猪嘴神降伏六畜瘟疫,是汉代驱逐神兽的延续。

有各种各样的学校

乐安傩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大致可分为三派:增田镇东湖村的“滚傩神”,由古代村民祈求神灵保佑平安的一种祭祀仪式演变而来;古村落流坑的“傩”一般在每年的正月或有选择地在喜庆的日子里表演。主要节目有钟馗扫台、天佑百姓、走马灯、和尚梳妆香等。鳌溪镇罗山傩舞,表演时有八位艺人戴着古代名将或神话人物的面具。伴随着锣鼓的节奏,结合人物的身份,他们或刀光剑影翩翩起舞,或相见恨晚,激烈厮杀,竞相起舞,热闹非凡。

东湖“滚傩神”每年正月初二开始,16日结束。三年级的时候,我开始活跃在村里。七年级的时候,我出去跳舞。一般我去七弟子只跳鸡嘴和猪嘴。班头人首先带领民众向四面八方朝拜,祈求神灵附体,彰显神威。表演开始,鸡嘴神独舞“挑马枪”“持环刀”,猪嘴神上演“斩刀”“射箭”“耍棒杵”,二神一展武功。然后鸡嘴和猪嘴神合演了《爬山虎神探》,好像是互相依偎着去找瘟疫鬼。最精彩的表演是最后的“踩鞭炮”。在急促嘈杂的锣鼓声中,村民们把一串串鞭炮扔在鸡嘴和猪嘴神的脚边(有时甚至把一箩筐散落的鞭炮倒在二神的脚边,点燃了导火索)。当时火光刺眼,噪音震耳欲聋,浓烟弥漫。表演者脱下鞋袜,赤脚踩在爆炸的鞭炮上,念着祷文,滚动着乐器。观众惊心动魄,舞者泰然自若,瘟疫被二神驱赶,鞭炮惊吓,村民得到安慰。如果从其他村请来傩班驱赶疫情,12弟子全部出山,表演全部节目:七圣、收割小鬼、牛王默、夜叉、训状元、鸡嘴、猪嘴、踩鞭炮。最后,鹅王守着门,鸡嘴神和猪嘴神进屋搜寻鬼瘟,就像古代的方石翔一样。

“滚诺神”戴的面具与其他傩舞不同。不是遮住整张脸,而是由猪嘴、鸡嘴、鹅王、东岳、判官、白虎精、歪嘴婆婆两块组成。伴着一鼓一锣,节奏反3/4拍,前弱后强,很有特色。

这种傩舞包括独舞和二人转。表演的时候,经常会拿着道具。舞蹈动作简单粗犷,柔中带刚。有“踢腿蹲”、“反弹射箭”、“刷脸切手”、“聚步”等一些动作技巧。遇瘟疫,18傩神全部出门,到村里寻访驱邪。整个过程看起来很原始,很少有人工加工的痕迹。

珍贵的遗产

《滚傩神》中“猪嘴”、“鸡嘴”的造型动作和表演风格,在中国傩舞中并不多见,是仅存的傩仪和傩舞,需要精心保护和传承。

三溪乡尤氏村可能就是你提到的那个地方。

从杭州坐火车到南昌,再坐车到南丰。或者坐火车去鹰潭,再坐车去南丰。后者距离更短!

到了县城就可以找地方住了!那个村子里有旅馆吗?我真的不知道。我来自程楠,南丰旁边的一个县!

路线:从杭州坐火车到上饶市区,在车站20元坐车到岱湖路汽车站,坐上饶-婺源。大概3个小时就到了婺源县城,邱口镇离县城很近,李坑景区附近。。。

婺源县是中国最美的农村,也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县城到处都是风景。在领略婺源傩舞风情的同时,也可以四处看看,但彩虹桥、江湾、小七、李坑、江口、灵岩洞、鸳鸯湖、大湛山等景点,感受婺源的生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