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紫大明石碑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您的权利受到侵害,请联系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中国古代有一个特殊的传统叫封山,是古人对自然的崇拜产生的。历代封建帝王都有封山的习惯,封山代表中国大地上的山,成为山神的象征。据史书记载,封山的创始人是黄帝。《礼记》中记载,于霞将全国分为十二州,每州封一镇山,为祭祖之地。
医巫闾山,又名乌虚山,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大禹封山时,北方幽州的镇山是医巫闾山。在蒙古语中,医巫女被视为“火红的母鹿”,符合当地人崇拜鹿的文化传统。从古至今,城镇和山脉的等级都在逐渐变化,最终形成了五大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以及东镇青州一山、西镇永州五山、南镇扬州会稽山、北镇幽州义乌山、钟真冀州霍山五大城镇和山脉。
明初,朱元璋非常重视礼制,“越镇海渎”,即五岳五镇,四海四渎,“镇”就是上面说的“五镇五山”。同时,朱元璋命当时的礼部侍郎王林题字。碑文主要内容有:原元失控,群情沸腾,土空分治,声教不同。我站起来,穿着布衣,想着百姓的安危,训练我的士兵,平定华夷。大一统要以义为本,始终以治为本,必须以礼为基础。通过研究祭祀仪式,我们知道五山五镇四海四耻的封禅始于唐代,崇名崇美,是历代所加。我想想就不一样了。傅月,镇,海,渎,都是山,都是水。自从天地开以来,到目前为止,英雄气概的精神都是作为神提取出来的,都必须在神的指挥之下,不可捉摸,不可预测。是不是超越了国号?这只不过是亵渎。至于忠臣和烈士,虽然可以加头衔,但也只是在当时合适。夫礼因此是智者,名分,无法有所作为。
也就是说,元朝的统治者是暴虐无道的,人民是从泥潭中陷入的。他是一介平民,所以他可以以民为本,直到统一全国。现在他敲定了五座圣山来保佑整个世界。洪武三年六月,朱元璋以“五山五镇四海四渎”之名,正式将这些石碑放在各地山上。当时由于明朝刚刚建立,政权尚未稳固,而医巫闾山还处于元朝残余势力的控制之下,所以明朝派出的“送碑官”并没有顺利完成使命,所以北镇寺并没有立碑。
曾经属于医巫闾山的石碑在哪里?据《冀州志》记载,“无山亭就医,在平金门外,洪武治三年”。也就是说,由于当时无法前往医巫闾山立碑,同时皇帝亲自立的碑也无法长期放置,经过多方协商,最终将碑立在了冀州(今天津市冀州区),明朝官员只能采用“望祭”的方式祭拜南方。
直到洪武二十三年,明朝设立广宁卫(今北镇市),医巫闾山一带才被明朝正式收复。但是没有帝王石碑搬迁的先例,所以这块石碑直到明朝灭亡才放在北镇寺。但遗憾的是,在随后的军阀混战中,冀州几经易手,这块石碑也就消失了。这块碑真的是朱元璋做的碑吗?会不会是仿制品?
这就需要我们看一看其他几个帝国遗迹的样子。通过仔细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山西洪洞县钟真镇的火山寺遗址,还是河北曲阜北岳县的恒山寺、山东曲阜的孔庙,都有明代的御碑,而且碑的形制、图案设计、上面刻的字体、篆刻内容都是一致的,内容都是“大明御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