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石窟
金灯寺石窟
金灯寺石窟是中国明代最大的石窟群,规模宏伟,雕刻精美,是中国石窟的最后一章。
石窟中的佛、菩萨、金刚、天王、罗汉等造像以佛教人物为主,造型优美,纹饰丰富,继承了唐宋时期的醇厚风格,具有明代特有的清秀恬静的特点。
水陆堂是金灯寺最大的单体石窟。石窟中的水陆画集儒、道、佛三教的神仙、佛、神于一身,在创作上独树一帜,为中国所仅见。
有帝释天、梵天、魔王、四天王、十六明王、护法神、北极汉帝、南极汉帝、文昌汉帝、侯迪圣母院、五岳汉帝、三官帝、四海龙王、东华汉帝、金丹元王、后妃宫女、武文陈先、尼姑、贤妇女眷等
山洞分为内阵和外阵,正面左右各立一根八角形柱子;洞背被洞顶的大后屏面积切割,使洞形成了宽深三室的布局。八角柱上覆莲花形柱基,柱头上方仿木结构雕有平枋、额枋、斗两升麻叶拱,与洞顶相连。后屏由原岩体凿成,前坐恒三世佛像。外阵除了前墙,大部分都是水陆堂的浮雕,全部还原到地平面,雕刻精美。
位置:位于长治市平顺县兴城镇北泉村村东。
交通:从太原出发,走G55二广高速、G22青兰高速、S2201长治绕城高速、S76平昌高速、341国道。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石窟开凿于北魏(460,525),共有254个洞窟,45个主窟,565,438+0,000多尊造像。
云冈石窟中的佛像,无论是早期的犍陀罗式,中期的凉州式,还是南朝后期的风格,大多都是神秘肃穆,面带微笑,给人以温暖。
除了佛像艺术,云冈石窟还雕刻有许多北魏时期的木结构建筑,甚至还有世界各地极为罕见的人字形拱门和奇异的建筑形象。
云冈洞19大佛是最高的洞窟,洞窟外窗上常有规则分布的小孔,是洞窟立面的原始木结构。在18号石窟中,巨型石雕大佛一草的袈裟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数千个较小的佛像,其小指与身体相连,避免了千百年后许多佛像手指缺失断裂的命运,但从正面看并不明显,这是匠人独运的智慧。
石窟中有许多西方建筑风格,如放置在娇娇弥勒佛旁边的爱奥尼亚石柱,也受到了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希腊风格的影响。另外,中国塔和科林斯柱的混搭也很惊艳,12号洞穴里有中国和波斯风格的混搭。
位置: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梧州山南麓。
交通:太原出发走G55二广高速、S5501大同绕城高速、339省道。
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曾是北齐皇帝高杨的父亲高欢的夏宫。天龙山石窟始建于东魏(公元534550年),是中国最杰出的石窟之一。
天龙山石窟有大小佛像1500余尊,还有许多浮雕、沉箱和1144的画像。由于发掘年代不同,佛像的艺术风格也不同,最大的有11米高,最小的只有十几厘米。
石窟数量最多的是唐代,达十五窟。东魏石雕比例适中,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生活气息浓郁;唐代的造像越来越严谨,精致,精美。第九窟满山亭弥勒佛像高约8米,比例和谐,仪容端庄。下层观音像高约11米,人物丰满,花圈、薄纱丰富。
天龙山石窟虽然没有云冈石窟那么巨大,形式上也缺乏气势,但其造型之巧,比例之恰当,线条之柔和,雕刻之精细,都不亚于云冈石窟,甚至胜过云冈石窟。
虽然天龙山在隋代只修建了第八窟,但作为隋代石窟和雕塑艺术的巅峰代表,石窟中的造像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端庄慈祥的风格,开启了盛唐的富美。可以说,一个石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春晚上出现的最美的笑容,就属于这个山洞。
最著名的第九窟,建于高宗永徽年间,分为两层。上层为高约8米的弥勒佛坐像,富贵优雅,端庄威严。下层有十一面观音像,高约11米。左右各有文殊骑狮、普贤骑象,神态生动,技艺精湛,极具感染力。
地理位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40公里的天龙山山腰。
交通:太原走晋阳大道、天龙山公路,经天龙山隧道到达。
羊头山洞穴
羊头山石窟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石窟和佛龛用石雕雕刻,凹凸不平,奇幻,栩栩如生。北齐、隋朝、唐朝反复修建,工程浩大,历时百余年。
羊头山从山腰到山顶有40多个洞穴,雕刻在大砂岩上。洞穴大小不一,平面多为方形。一般有一洞一石,个别洞穴有两洞一石或三洞。第六个洞穴是最大的。石窟壁龛整齐,四周雕刻佛像,或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菩萨。洞外有许多小佛龛,如佛、菩萨、天王、力士、供养者等。,造型各异,雕刻精美。
羊头山二号石窟没有主佛,表面有22个龛。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佛菩萨是丰满的,菩萨也出现提臀扭臀的现象。第五窟是羊头山石窟中最大的石窟群。它以一石开三洞的方式雕刻而成。里面雕着释迦牟尼和多宝两尊佛像,是东方宝净世界的佛。他的身材有点苗条,他们的胳膊特别长,超过膝盖。
羊头山石窟从最简单到最复杂,反映了佛教造像的发展变化,以及古人精湛的智慧和高超的工艺。
地理位置: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神农镇羊头山顶。
交通:从太原出发,经G55二广高速、二延线到达。
龙山石窟
龙山石窟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元代道教石窟。* * *九洞,发掘于唐、元、明三代。元洞充分展示了元代全真教的具体形象。
其中三田驱魔龛和甄嬛龛是唐代开凿的;虚帝龛、三清龛、列为龛、皮云子龛、奇真龛于六至十一年在开凿,在全真教宋(道名皮云子)主持下建造;黄三龛和道教龛是明代郑德时期挖掘的(15061521)。* * *雕像有60多尊。有三清老祖等道教神仙,也有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等道教造像。
唐代建四五窟,元代建一、二、三、六、七窟,明代建八九窟。65尊雕像凿制而成,分圆雕、高浮雕、浅浮雕三种雕刻形式。藻井有浮雕和绘画两种形式,图案有二龙戏珠、五龙、二凤、二鹤、飞图等,题材丰富,想象丰富。相比较而言,唐元时期的龙山石窟雕塑在题材风格、石窟营造、雕刻技法等方面都有较大不同。
龙山石窟根据雕刻题材的不同,使用直插广义刀法时,有许多微妙的变化。
第一个洞穴展现了空灵之美;第二窟,诸神吉祥吉祥,极为华丽;第三窟庄严空荡,简洁凝练;第六洞别出心裁,清凉有趣;第七窟庄严入座,淳朴深邃的空气吹在我脸上。
地理位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脉。
交通:太原走晋阳大道,经三清路到达龙山。
高庙山石窟
高庙山石窟开凿于北齐至隋代,石窟开凿于高庙山脚下的石壁上。
高平高庙山石窟是典型的北魏石窟。石窟外有一尊金碧辉煌的力士,手持钻石杵。洞内有一口重瓣莲藻井。尖拱过梁上有一个高浮雕金银花图案。
高庙山石窟规模不大,只有1个洞窟,还有几个悬崖上的小龛。主要石窟应该是北朝晚期开凿的,石窟两侧雕刻有佛像、弟子、艺妓乐师、食客等。
洞顶的莲藻井尤为珍贵,四周艺妓飞舞。洞穴里的一些雕像仍然存在。洞外龛基本是隋朝初唐风格。所以是石灰岩体,质地细腻,所以洞内壁刻的施主和铭文还是可以辨认的。
地理位置:位于山西晋城高平西南约15公里的航湖南村旁。
交通:从太原走G55二广高速,经S80侯伶高速到达高平航湖南村。
石马寺石窟
石马寺石窟没有云冈、龙门石窟的皇家风格,一些小龛以尖拱、圆拱为主。壁龛中的雕像有相当一部分风化破碎,但石窟造型精美,雕刻打磨,风格古朴,栩栩如生。
白马寺石窟造像在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都有出土。魏、齐造像约占70%,其余为隋唐作品。汇聚了600年来佛教雕刻艺术的精华。据碑文《石马寺造像》记载,每尊造像大小有1300和20两种。雕像主要分布在三块巨石的七个悬崖上。悬崖最高点7米,全长70多米。* *有3个石窟,313个造像龛。
石窟高5米,小5厘米,全部围绕一块独立的巨石雕刻而成,高17米,东西长16米,南北宽15米,属于摩崖石窟。
其中北魏造像主要分布在西崖、南崖、童庙、南寺,约占造像总数的70%。形制为坐佛、三佛、千佛、一佛、二菩萨、二菩萨、一佛、二胁侍。特点是肩胛骨窄,双下巴下垂,民间艺术风格浓郁,从服装内侧抽出双带使结下垂。
位置:位于山西晋中昔阳县西南15km大寨镇石马村。
交通:昔阳县有到石马村的村车。可以自驾经过太原,从石太高速到平定高速,行驶35公里到昔阳。
山西的石窟寺是集雕像、壁画、建筑于一体的美丽瑰宝。这些令人兴奋的地方是在山西旅行最不可错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