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兽是什么意思?
它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恶兽。相传古时候每到岁末子夜,年兽就会袭击村庄,所有被年兽占领的村庄都被残忍屠杀,头上的角就是武器。人们利用年兽的三大弱点,放鞭炮(会吓到年兽),贴春联,赶走年兽。为了防止年兽再次骚扰,放鞭炮、贴春联逐渐成为节日习俗,春节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图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Xi”的妖怪,每年都出来伤人,连保护百姓的灶王爷也无能为力,于是灶王爷请了一个叫“年”的神童来天庭。
神童很厉害,用火中噼啪作响的红绸竹竿消灭了夕兽。这一天恰好是腊月的最后一天。为了感谢和纪念新年,人们在这一天摆脱了黄昏,所以他们把农历的最后一天称为“除夕”,把大年初一称为“除夕”。
人们希望家家户户手里都有红绸和鞭炮,于是火中烧的红绸和竹竿逐渐演变成了过年家家户户都有的红对联和鞭炮。这个关于年的传说可以说是清晰有序的。
进化过程:
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年”字,甲骨文的“年”是谷物成熟的意思。于的《甲骨文碑林》指出:“一年是以一年中所有谷物的成熟程度来计算的。”
《谷亮传·桓公三年》:“有一年,五谷皆熟一年。”因为五谷成熟需要一个时期,所以岁月也逐渐演变成了时间单位,这一点在《诗经》中可以看到,“三年不见。”
《尔雅·石天》也记载:“哉,岁也。隋、斯、年,唐载。”郭璞是这样解释的:岁,“取年星一次;祭祀,取四季一终;一年,取一颗成熟的谷粒;载,带着东西最终重新开始”。下面详细解读一下当年的演变。年的起源在古籍中有明确记载,但与“兽”无关。
据朱春香考证,“兽年”最早的提法出现在1933《上海旧俗回忆》的一篇文章中,“有挂紫微星画斧者,画师每画一根石柱,柱锁如狗似兽,或云为兽为狗星,或云为兽名年,常欲吃人。
1959新民晚报刊登了一篇《年的故事》,详细描述了年兽的长相:年有两个头,四只耳朵,八条腿,专门以吃人为生。但是年很懒。他一年到头都睡得迷迷糊糊。直到除夕之夜,他才爬出漆黑的洞穴,寻找他的受害者。年怕阳光,不喜欢红色,特别讨厌嘈杂的声音。
可见,所谓的年兽在古代是不存在的,只是最近的民间解读。
就算是传说,也要有它的原型。但根据现有的描述,现实中确实没有与年兽相匹配的动物。那么,年兽可能是很多人害怕的动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