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将加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一批旅游城镇。
据了解,日前,《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把旅游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宣布,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批旅游强市,部分具备4A、5A级的地方创建省级旅游名镇。同时,怀远、五河、于慧...这些县被命名了!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国内外旅游人数将超过6380万,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6543.8+万。培育2至3个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7%以上,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基本建成旅游强市。
空间布局
按照特色发展、错位互补、协调联动的原则,构建“三轴八区、邦丰城、皖北一体化”的大旅游骨架,支撑全域旅游发展壮大。
“三轴”,即东海大道沿线文化旅游发展轴、黄山大道沿线文化旅游发展轴、淮河蚌埠段沿线文化旅游发展轴。
“八区”,即:大禹文化旅游区、萧山文化旅游区、休闲文化旅游区、古民居文化旅游区、双墩文化旅游区、楚汉文化旅游区、玉石文化旅游区、水乡文化旅游区。
“帮丰城”,即创新蚌埠、凤阳旅游同城化、无缝耦合机制,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皖北一体化”就是推动皖北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把蚌埠建设成为皖北文化旅游集散地。
文化旅游
充分发挥文物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把双墩(含双墩春秋墓)-于慧村遗址、宝兴面粉厂遗址建设成为蚌埠文化旅游标志性公园。
提高孙家围子纪念馆、黄陂营惨案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水平,设立一批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精品景区。
利用馆藏文物设计制作文化品位高的旅游纪念品。支持国有、民营艺术团和重点旅游景区打造有特色、高质量的旅游演艺项目。
到2020年,将怀远县、五河县建成省级旅游文化县。
全民旅游
积极构建大旅游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和机制,推动景区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到2020年,力争将蚌山区、禹会区、经开区建设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区。
实施“五个一批”建设工程
建设一批具有旅游特色的景区。到2020年,力争将紫龙湖(古民居博览园)建成5A级旅游景区,将三岔河国家湿地公园、大明文化园、白茹泉(大圣寺)景区、沱湖景区、现代牧业景区、黑牛嘴景区建成4A级旅游景区,将龙康农场建成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将紫龙湖(古民居博览园)、净土山(何权镇、花博园)建成国家级或省级旅游度假区,将何权镇、沱湖镇、古民居镇、大明古镇、百花谷镇、盖下镇、生态遗产镇建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省级旅游特色镇。
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推出历史追寻游、生态休闲游、淮河文明发现游、皖北农耕文化体验游、玉文化分享游等一日游、两日游精品线路。
构建一批旅游新业态。到2020年,力争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休闲农庄、乡村旅馆和特色民宿。鼓励和支持景区、能人、合作社、企业在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投资经营旅游扶贫项目,合理设计利益分配机制,带动5600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开发一批特色旅游商品。鼓励企业发展邮轮、游乐车、低空飞行器、游乐设施、酒店用品等旅游装备。大力培育自主品牌的休闲、登山、露营、探险等各类户外运动用品。引导旅游商品开发销售企业,将蚌埠地域文化有机融入旅游商品设计,以玉器、青铜器、微雕、奇石、古玩、盆景、珍珠摆件、石锅、牛角梳、玻璃工艺品、怀远石榴、王庄花生、沱湖蟹、老人桥牛肉、袁伟时腊肉、皖酒、石榴酒等为重点,,创造性地设计出一批能真实反映蚌埠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加大工艺美术和非遗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强旅游商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建设一批旅游商品集散地、特色商业街区和专卖店(柜),培育一批R&D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龙头企业。
培育一批旅游龙头企业。到2020年,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旅游企业达到7家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6543.8+0亿元的旅游企业达到3家以上。
而这些都值得一提。
实施旅游景区与交通干线连接线“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3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区应具备3A级以上道路通达条件。加快休闲绿道、自行车道、徒步步道等慢行系统建设。支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区等头部和航空飞行营地。到2018,全市将挂满旅游标识,4A市级以上景区旅游厕所全部达标。到2020年,新建或改建景区停车位3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