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塑造心中的太阳——记中国陶瓷大师雍麒麟为毛主席像鞠躬尽瘁52年。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雍麒麟于2021年7月8日下午10去世。享年85岁。

听到噩耗,我悲痛万分,但一切都无法挽回。一代大师驾鹤西去,平安无事。这是一篇未完成的文章,谨以此文悼念雍麒麟老先生。

——中国陶瓷大师雍麒麟专注毛主席像52年。

“古岸陶,高林烧。香浦口焰红,洞庭云烟浊。野煤乱飞,遥空爆。地形枯燥,不敢去朱荣坟前。”

时间回溯到1100多年前。一个名叫李群玉的诗人来到了长江以南的一个叫道潭州(今长沙市)的古山村。他看到了这一幕,记下了长沙窑烧制陶器时烧山烧洞的壮观景象。

这次烧制不仅使长沙西北25公里处的望城古镇潼关成为世界釉下彩烧制之地,也创造了陶瓷工业的现代。湘江岸边,各种瓷器产品堆积如山。停泊在江口的货船上,工人们正忙着搬运,一座瓷器世界工厂在这里一派繁荣景象。

几年后,笔者走进长沙望城潼关镇一家简陋的陶瓷艺术馆。这是一家成立于201110和210的陶瓷制作艺术博物馆,主要从事艺术陶瓷和红色雕塑的制作和销售。

这个离潼关古街不远的小院,临街而建,经常有路过的游客停下脚步,为玻璃窗里的毛主席塑像。

“乍一看,感觉就是太逼真了,太像了。我们被吸引进来看一看。”参观过程中,一位路过的游客说。

博物馆里展出了数百尊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陶瓷雕像,包括青年毛泽东的英姿,长征时毛泽东的风采,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慈祥面容...它们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

这是国家级著名陶瓷大师、原潼关美术陶瓷厂副厂长雍麒麟送给中国* * *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礼物。

雍麒麟,1936,出生于望城潼关,一个世代制陶的陶工家庭。他从小就以父亲的艺术学习制作陶器为生。12岁开始玩泥巴烧瓦,捏坯制壶,与陶器结下了不解之缘。1960年被选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一年后回到潼关陶瓷学院工作,长期从事陶瓷艺术设计与创作。正是他从日本引进并改良了著名的潼关炻器。因此,雍麒麟也被称为“潼关炻器的创始人”。

雍麒麟说,在中国* * *产党成立初期,潼关是一片红色热土,与中国* * *产党关系密切。这让雍麒麟对中国* * *产党和毛主席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他一直想创作一些作品来表达对中国* * *产党和毛主席的热爱。用陶艺塑造毛主席的形象,是雍麒麟能想到的最有意义的方式,也是他最尽力的方式。

中国是一个陶瓷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多样的陶瓷风格,积累了文化特色。现代陶瓷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传统陶瓷艺术和文化的影响。现代设计语言与传统陶瓷文化碰撞,利用传统陶瓷艺术的独特符号产生新的创作风格,在传统文化品味的基础上,展现现代潮流。雍麒麟认为,人物雕像的风格都是通过经验形成的,只有通过量变才能实现质变。他的观点与陶瓷领域的一些大师不同。他的观点是“形以魂釉为辅”。雍麒麟把一件陶瓷艺术品比作一个人,造型是一个人的身体,釉色是一个人的衣服。釉色的选择主要是为了配合坯体的形象特征。

其实,雍麒麟的毛主席雕塑,始于1967。当时他被调到湖南省毛主席像委员会工作,有幸见到了他的老师张松鹤先生。

张松鹤是我国著名的红色艺术大师。毛主席纪念堂的汉白玉雕像,鲁迅作品的封面浮雕,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的毛主席像,都是他的作品。雍麒麟认真研究和请教张松河。1969年成功创作出高5米的大型陶瓷毛主席像。从此,雍麒麟走上了红色雕塑之路,“用双手雕刻心中的太阳”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在雍麒麟的书房里,我们看到了满满一书柜关于毛主席的书。“我平时看得最多的就是毛主席的书。只要有毛主席的照片,我都会买回来收藏。”雍麒麟告诉我们,毛主席成了他最熟悉的人,每个阶段的表情、动作、服装都烙在他的脑海里。“我为这份礼物准备了很久,经常工作到忘记时间,但有时候突然闪过脑海的灵感能让我兴奋很久。”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功地创作了数百尊各个时期的毛主席像。

雍麒麟的三个女儿和女婿都继承了他的陶瓷雕塑技艺,形成了难得的“艺术之家”。三女儿雍颖元1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陶瓷雕塑。在完成一尊毛主席的陶瓷雕像时,她告诉笔者:“精雕的最后一步通常需要三四天,而完成一尊陶瓷雕塑,从成型到最后烧制,最短需要三个月,最长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

雍麒麟创作巨型雕塑《潼关窑》传承潼关绝世陶器,艺术再现盛唐商业文明。有外商出价20多万买,雍麒麟不卖。他想把铜官窑作为文化遗产留给家乡。

85岁的雍麒麟在工艺美术行业的陶瓷、雕塑等领域度过了73年,专注制作毛主席像52年,烧制陶瓷作品多达2万件。

著名红色雕塑收藏家冯刚先生表示,雍麒麟先生一生致力于雕塑领域,孜孜不倦地研究毛主席画像,历经52年的勤奋和心血。毛主席在雍大师手里还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风发;或指点迷津,启发文字;或者带着一张善良的脸,一颗为世界的心,这一切都历历在目,历历在目。

通过瓷器与世界对话。雍麒麟说,陶瓷是中国文化,是世界语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创造性地继承和保护。陶瓷艺术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更应该用独特的传统文化来寻找民族自信。

“红梅开在红岩上,千里霜踏其上,三月何索居冷,一片红心在阳光下绽放……”悠扬铿锵有力的歌曲《红梅颂》,饱含着无尽的泪水和苍凉。

2021年7月8日,下午10左右,这个简单的“永麒麟陶瓷艺术馆”所触及的每一个小角落,都隐含着蚀骨的悲哀。

85岁的雍麒麟大师留给我们的,是这首雄心勃勃的《红梅颂》。“丹心向日开”是为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的精神。是雍麒麟先生一生致力于雕塑领域,匠心独运,辛勤耕耘的生动写照。历经52年的勤奋与苦心,是向中华儿女传递“红岩精神”的第一个范例。

那天,夏风下着毛毛雨,轻轻地叹着气。

雍麒麟老先生坐在即将完工的“十八洞村组雕塑——‘人民领袖爱民’”前,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坚持和诠释着匠人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