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拆装实习报告
实践目的:使机械专业的学生了解机床内部结构,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独立绘图、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拆解一台不是很复杂的机床,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机械结构,这是一个非常严谨和巧妙的设备,增强我们对机械的感性认识。
操作要求:1。拆卸和组装应按优先顺序进行,从外到内,从主要到次要。
2、合理分工,拆下来的零件摆放有序。
3.安装时不能忘记零件,零件也不能装反。
实习收获:1,详细了解机床额外的内部工作结构和原理。
2.了解机床中的传动结构和机床的变速原理。
3.我和导师讨论了我发现的一个问题,最终证实了我的猜测。
4.尾座的测绘、草图、装配图、零件图都是独立进行的。
改进:1,提高了独立绘图的能力,包括选择视图方向、正确选择截面、合理绘制局部地图等。
2.回顾现代工程制图,制图水平已经从“为图而图”提高到“看实体图”
关于机床拆卸实习的思考
一周的拆装练习很快就过去了,留给我的印象不仅仅是严冬冰冷的金属部件,还有机床内部结构的精巧——齿轮相互啮合,轴与套筒配合紧密,运动传递完美,零件表面工艺精湛...每一项都让我惊喜。我觉得一个小机床内部结构这么复杂精致,那么大车床和数控车床的结构就很神奇了。所以机械制造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是我们现在能达到的。
拆装练习的第一天,是几天来最冷的一天。老师预计会有很多学生因为怕冷而“袖手旁观”。谁知道,当我们把外部的零件一个个拆下来,逐渐露出内部的零件时,我们都被里面巧妙精致的机构吸引住了,于是精致的机构抵御寒冷的天气,我们都变得活跃起来,生怕自己无法上手。就这样,一台完整的机床被我们几个人“肢解”了。一开始,面对一堆拆下来的零件,我们都傻眼了。移除这个东西很容易,但是恢复它就困难多了。这时候我才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是浅的,你永远不知道你要去做”的内涵——再详细的纸上谈兵,也不能保证你在实践中得心应手。
于是,我们从机械的工作原理入手,分析传动结构,慢慢整理出各个零件的位置,找到安装方法,这样安装就很方便了。由此可以看出,零件的功能与其机制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反过来,给定零件的功能,零件的机构就基本定下来了。顺着这个思路,我们还得出了一个结论,机器的功能和其内部零件的功能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一个零件有什么样的机构,它就能完成某种功能,所以只能安装在机器中能完成该功能的位置。比如齿轮可以改变运动方向,就可以安装在机器中需要改变运动方向的地方,等等。
后来,当我们即将顺利完成安装时,我发现一个齿轮“独自”暴露在外,没有“伙伴”与他咬合,我们反复检查后也没有发现装配错误,于是大胆地得出结论:二级齿轮是多余的(即在整个机床工作过程中,它并没有参与工作)。这不是浪费材料吗?而且,这么严谨的机构还有这么显眼的故障,制造机床的工程师都没有发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咨询了导师。但是,我们其中一个人知道情况后,老师也无法给我们一个合理的答案。毕竟术业有专攻,无可厚非。最后在我们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一个比较专业的老师给我们做了讲解。原来我们只拆了机床的很大一部分,有一部分(发动机动力部分)已经拆了。剩下的齿轮应该由发动机部分使用...虽然我们的猜测是错误的,但我们还是很欣慰,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权威。我觉得这是真的。
实习结束后最后要交的作品是尾座装配图和尾座外壳三视图。学了近半年的cad,有一定的CAD制图基础,所以决定先用CAD制图,再用手绘。我分析了我们组画的草图后,很快用CAD画出了装配图和零件图。没想到,我卡在了手工绘图上。大一学的手工绘图的要领也渐渐忘记了,绘图的手感也越来越生疏。让我感觉不舒服的是,在熟悉了CAD的复制、裁剪、填充、移动等便捷的操作命令后,感觉就像是手工绘图的橡皮擦、粗线条。就这样,我“不得不”坚定了学好CAD的想法。
我也这么认为科技的每一次快速发展都会推动社会的巨大变革,机械制造也是如此。从最初的手工绘图到今天的CAD和proE绘图,进步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先进的制造理念。高科技产品必须有强大的软件和硬件做后盾。这里的软件指的是CAD、proE等辅助设计软件,而硬件,我认为不仅指高科技的数控车床、自动车床等机器,还指高科技人才,因为所有精密的机器都是由优秀的工程师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