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什么时候去黑龙潭合适?

昆明黑龙潭最佳时间:昆明黑龙潭最佳旅游时间;

冬天,黑龙潭有一座罕见的大梅园,称为“龙泉探梅”。相传园中的“唐梅”移植自南诏,安宁曹溪寺的“袁枚”被认为是云南最珍贵的古梅。黑龙潭以中间的石桥为界,将潭分为两部分,一清一浊,清浊水互不相容。据说连鱼都不能互相穿越,挺神奇的。

黑龙潭被誉为滇中第一古刹。同时,它也以四大奇观而闻名。所谓四大奇观是、宋、白、茗茶和明陵。

黑龙潭位于昆明北郊龙泉山五龙峰脚下。据《汉书·地理》记载,宜州渑池县西北有黑水寺。清代云贵总督阮元考证云:滇池县有一座黑水寺,建于此处,或遗址在唐、梅、宋、白之间,龙宫为下移者。也就是说汉代的黑水寺就是现在的黑龙潭道观,是云南第一名胜。因为传说云南龙王黑龙的龙宫就在这里,而且这里的池水一年四季都不会枯竭,所以后来就叫黑龙潭。自唐宋以来,昆明普通百姓就来黑龙潭祭祀祈雨。明初,贵州公穆氏在此大量建筑,并将龙神祠改名为黑龙宫,整个龙泉景观初具规模。此后,明清时期,云南巡抚多次修缮龙泉观,条例不断完善。民国时期叫龙泉公园。

清代满族诗人硕卿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一池水两树梅花,四时烟雨半山云。短短十四个字,准确概括了黑龙潭的主要景观和自然风光。

今天的黑龙潭建筑分为两个道观。俯视黑龙宫,据说建于1454,是一座两居室的建筑。外院有个香炉,两边刻着八卦,两边是北斗七星,道教用来辟邪的。院子的水池里有一个栩栩如生的黑龙戏水雕塑。传说是云南的龙王负责播撒云雨。在龙庙里,还可以看到盘绕在石碑上的黑色和黄色的龙,以及一些掌管雨水的神,如龙王、雷神的母电和雨神风伯,这些都供奉在祭坛上。2003年底,黑龙潭公园恢复出版,刻了一幅林则徐当年的对联,挂在黑龙宫的柱子上。对联和龙庙的祭拜和气氛十分贴切,为黑龙潭公园增添了文化历史内涵:龙游为灵,播撒德泽;春神化气,雨滋润春山。

黑龙宫前,两棵李子树中间有一潭水。前后池通水,中间以石桥为界。左边是泥水塘,面积2600平方米,水深50厘米。右边是清水湖,600平米,平均水深7米,最深点11米,库容4400立方米。这是黑龙潭。两潭水是相通的,但水的颜色却大不相同,泾渭分明,就像道家的阴阳太极图。这主要是因为清水池水深,泉水从池底涌出,所以水色清澈;泥水池较浅,雨后泥水沿山坡流入池中,所以池水浑浊。站在桥上,可以发现一个奇妙的景象:两塘相交,鱼不走,一桥跨水,颜色各异。

离桥不远,就是四大奇观之一的明陵。是南明忠义之士薛二王及其家人的合葬墓。薛尔王是明末清初昆明的一位学者。据《明史》记载,顺治辛丑(南明李咏在位十五年,公元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在南明追击李咏,李咏从昆击败缅甸。薛尔王见南明大势已去,叹道:不能攻城,君臣皆亡。所以,想去野蛮国家生存是可耻的!我不惜以七尺身为兰德利特之义。他带着妻子、儿媳、外孙的丫鬟到池中殉难,后来称他们为忠义之人,立墓纪念。陵墓旁边有一座纪念亭,名为云歌亭。亭子里挂着康熙年间云南按察使徐鸿勋写的一副对联:寒潭千年清净,玉骨一堆香。清末云南经济特产状元袁家谷还写了一副对联,盛赞其品质:助一代正气,一个读书人真以天下为己任;要服一千年,伊拉克人民在水中央。现在袁炼挂在黑龙宫,后人有所著述。薛二旺家以前住在昆明小东门外的薛佳巷(现桃源小学所在地)。曾有袁家谷题写的薛二王故里明钟毅碑,现藏黑龙潭碑馆。

泥水塘北面的山脚下有一座石牌坊。广场正面刻有“龙隐胡晓”字样,背面刻有“水天一色”字样。广场前有两只石狮子,广场后有两座石像。佛教中有青狮献吉祥象,白象献吉祥象的说法。所以仅从这个石作坊和明陵就可以看出中国很多寺庙建筑的特点是儒释道三教融合。

石坊后面是龙泉的景色。山门是紫极杜宣的牌坊。根据道教,紫极和杜宣的意思也是魏紫北极皇帝和其他神仙居住的地方。

进了大门,就看到汉代黑水寺四个大字,据说是清代云贵总督阮元所写。再往后,就是祠堂了。院中八卦铜鼎铸造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上面有28个篆字名称。鼎高1.58米,重2.5吨。很明显,云南是一个有色金属王国。

祠堂前的石阶中央,有一块巨大的石板,上面雕刻着两条黑色的云龙在玩夜明珠。据说龙玩的夜明珠是由中国古代的轩辕镜演变而来,是中国的象征。玩龙珠意味着龙在保卫中国的土地。

庙前两边的墙上挂着两幅画。东方龙吐水,西方白虎望月。青龙和白虎是道教神的四个形象中的两个(另外两个是南方的朱雀和北方的玄武)。在一些道观的大门里,往往被塑造成两个威武的神。他们的职责是守卫道观的大门,就像佛寺门前的两位将军一样。

著名的黑龙潭三异树在祠堂前。枝干弯曲的唐梅,相传为唐代南诏道安和尚所植,一床两株,一株站立。这就是为什么说清写下了两棵李子树和一池水。不幸的是,它们都相继死去,现在这株植物的枝条只有原来唐梅植物的四分之一。这棵李子树属于红梅,虽然衰老,但在春节前夕开花最早,粉红色的双花,清香扑鼻。阮元曾写过两首赞美唐梅的诗:

千岁梅花在千尺湖畔,春风先来蔡赟。

香吹逢蒙龟兹笛,影伴天龙石佛龛。

于夫曾在画外被抓伤,梨竹经常潜入水中。

只是杜丽的无题句子,而不是在和纪贤寂地说话。

铁石心肠的宋开复和玉冰灵魂的古梅花。

边作不好,手里鲜,所以仙树归南诏家。

今天天气平静,下着雨。当年万里隔烟云。

老龙见三海,就尽量比祥林嫂老。

这两首诗刻在这个博物馆的石碑上。作者以唐梅的人生沧桑为主线,回顾了云南的历史,对祖国边疆这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热爱。

现在,黑龙潭公园后山广泛种植李树,有红梅、白梅、青梅等近90个品种6000多株,形成了一道新的景观,命名为龙泉谭梅,是昆明市16个新景点之一。黑龙潭梅园占地427亩,是中国最大的梅园之一。

紧挨着唐梅的是白松,高28米,直通云表,枝叶茂密,盘根错节。它是观中最壮丽的古木,已有8900年的历史。袁家谷曾写下《松柏行》诗:风霜足念八百年,柏木依旧老。问白为什么从不改变,因为脊梁有根。这首诗既歌颂了白松饱经风霜的生命力,又表达了作者的远大志向。抒情哲学是完整的,有深刻的含义。

明代种的茶花树也在院内。冬末春初,别的山茶花还在含苞待放,红如火,艳如桃花。这个品种叫早桃红。云南南山茶是世界上最好的。的确,滇中的花木和茶花是首屈一指的,位列云南八大名花之首,昆明的市花。明代诗人任写过一首赞美茶花的诗:冷艳欲春,喜腐,茶花排云南。所有的树都吞火了,残雪烧红了半天。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霜雪盛开的美丽山茶花,向寒冷送去深情,如朝霞般灿烂,是其他树木无法比拟的。

唐梅、白松和茗茶并称为黑水寺的三棵树。1961郭沫若游黑龙潭时,曾写诗赞美:山茶花是桃花初开的树,百朵云傲。醒来时唐梅醒得疲惫不堪,衬着白松时报的pose男。崔伟的笔以纸为背景,迂回地吐出红色。黑水寺三异树,千代赞东风。这首诗现在刻在碑上,立在关中茶花床前。

真人殿内自明代以来的黑龙潭碑刻约有20处,所以此殿又叫碑亭或碑亭。其中一座纪念碑上刻有李俊的雕像。在唐梅和白松的题词上,我们可以欣赏唐梅的铁骨龙姿态和白松的铁干精神。咏梅诗碑的内容正是阮元《咏梅七律》中的两首。此外,还有大量珍贵的石碑,如历代修建的黑龙潭石碑。诗、书、画、刻集于一阁,既是珍贵的文物,也是艺术瑰宝。最引人注目的纪念碑是道孚纪念碑,也被称为盲文纪念碑。其实这是一个凹板。碑文生万物四字。其含义概括了道教万物皆生于道的创世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这种碑雕刻精细,受光后明暗变化,往往会造成视觉上的错觉,把实际的凹刻字误认为凸刻字。因此,人们一般称之为字母平板。此碑是根据明代著名道士刘元然题写的符号_雕刻而成。刘元然(1351 ~ 1432),明代道士,江西赣县人,道教长春派创始人。他原是全真龙派传人,通晓符_术和炼丹术。他得到了朱元璋和朱迪的宠信,统领天下道教。后来被贬,发配云南。到昆明后,住在黑龙潭传教,创办长春学派。因为道教各流派统称为正一派,所以刘渊然是全真和正一派的双修道士。在昆明期间,他对昆明道教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龙泉观北面山顶有一座塔,可圈可点。明顶风塔,高13m,实心七层八角檐,用石块砌成。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塔上刻着几副对联,其中一副是云:太极旋南双镜月,风集北主宰一壶天。龙泉山又名太极山。第一部写的是太极山南清澈浑浊的水,像两面反射月亮的镜子;第二部分说这个塔好像装着来自北方的冷风,满满一壶风。

除梅园外,黑龙潭公园还包括桂花园、杜鹃谷、红枫林,以及竹园、松园、秋园和苗圃。位于黑龙潭东侧山坡松柏丛中的是烈士陵园,安葬着王德三、吴澄、马登运三位烈士以及王辅生、张放、刘平凯三位烈士。陵园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很多内地和沿海部队都迁到了昆明。北方生物调查所和云南省教育厅联合组织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选定黑龙潭龙泉公园的所有宫室和园林作为遗址。昆明市还任命该研究所研究员蔡为龙泉公园的管理者。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不久,国立北平研究院理化所也迁至龙泉公园,这是中科院物理所的前身。导演是严济慈,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如今,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陈列室里,还保存着一张抗战时期龙泉公园黑龙宫的老照片。照片中,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的酒吧招牌挂在黑龙宫的门柱上。当时,西南联大的青年教师吴正毅经常带着联大生物系的学生来这里参观实习。吴征镒于1958年从北京回到昆明,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成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