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桂花
1
封丘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现属新乡市管辖,在新乡市东南60公里处。东临长垣县,南与开封市隔黄河相望,西与县接壤,北与安阳市华县接壤。地处黄河故道,地貌复杂,有沙丘、平原、洼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这里是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大平原。黄河从县南流向县东,农业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今,封丘是全国100个商品粮生产县之一,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谷子、绿豆、棉花、花生、油菜、芝麻等农作物。金银花是国家级生产基地,芹菜、香菇、石榴、金银花闻名全国。
封丘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春秋时期就有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早在夏朝就生活在这里。诸侯之战、楚汉争霸、陈桥兵变等惊天动地的历史剧都在这里上演过。春秋时期,齐、晋、吴等诸侯国在封丘举行了三次战车会议。第一次是虫洞的相遇。公元前586年(周定二十一年)左右,晋景公在正帝虫洞发起九王抗楚会议,是历史上著名的虫洞会议。第二次是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赵晋公登基。为了恢复先人的霸权,与齐国争霸,七月间,各国诸侯应邀在开会,史称会议。第三次是黄池会议。公元前482年(周三十八年),吴王夫差率军在黄池迎击诸侯,与晋争领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池会议,又称黄池联盟。
翟牧的饭局也发生在封丘。楚汉战争中,刘邦被项羽打败后逃跑,路过项燕(今封丘县西北角)。遇到翟母,他乞讨食物,翟母给了她一顿饭。刘邦称帝后,封翟牧为封丘侯,在项燕设封丘县。“分球”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最著名的是陈桥兵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领兵进驻陈桥驿,发动兵变,并在身上加了一件黄袍,从而开创了大宋王朝三百年基业,使中国从混乱走向治理,从分裂走向统一。
陈桥遗址位于封丘县城东南13km处陈桥镇小溪街以北。陈桥村曾是五代后周的驿站。赵匡胤陈桥兵变,北宋建立后,仍是驿站。隋宁四年(1105),宗伟改驿站为东岳庙,以示祖业。明朝天顺三年,赵晃主张修缮,天坛山魏紫宫赵明长子易旦、王道然修缮了正殿、东西两层、大门、寝宫、小儿殿。清顺治十六年九月,杨九德主持重建。乾隆九年(1744),重修了大雄宝殿中的阎罗塑像。光绪十三年(1887),农历十月,宋太祖黄袍堂重修。建国前夕,建校至今,东、西屋改造成教室,拆除了前门和前墙。现在正殿只有一个黄袍,一个绑马槐的树,一个宋太祖的黄袍碑,一个顾贞观的满江红碑,一个农春的念奴娇碑,一个金梦麟的马槐碑,一个明代重修山门碑。“马铁怀”绵延千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这里保存的石刻有诗词、碑文等,不仅有文学艺术价值,还有书法艺术价值,还有一口井。正殿增加了宋太祖黄袍,仍保持着清光绪年间重修时的建筑风格。这是一个九脊大厅,单檐,12列。1978年再次修缮,雕梁画柱,滚龙盘红墙绿瓦,金碧辉煌,内挂赵匡胤画像供游人欣赏。
唐代著名诗人高适曾任封丘县令,留下了不朽诗篇《封丘左》:
我是渔夫,也是野人,一辈子都是个闲人。
乍一看,你可以在草丛里狂歌,但最好是当官的。
只说小城无所事事,公家门庭若市。
见到首席执行官和鞭挞李殊令人难过。
悲伤回家问老婆,一家人笑得好开心。
闹事的原因应该是南穆的一个场,天下局势就废了。
梦见老山安在哉,为题晚归。
他知道美妇是他的弟子,就想起了陶谦的归来。
这首诗真挚,气势十足,用词挺拔,结构工整,跌宕起伏,感情奔腾起伏。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告白,道出了他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道出了他做官后强烈的退隐欲望,也使封丘在唐诗宋词、文人墨客中占有一席之地。
4月5日,1958,毛泽东写了《介绍一个合作社》,肯定了河南封丘县英剧社经过两年艰苦奋斗,面貌焕然一新。文章认为,* * *精神在全国蓬勃发展,广大群众的觉悟迅速提高。群众中的落后阶级正在努力赶上先进阶级,这表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革命、政治革命、思想革命、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正在前进。文章写道:“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征是贫穷和贫困。这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贫穷产生了改变的愿望、行动的愿望和革命的愿望。一张白纸,没有负担,让你写最新最美的字,画最新最美的图。”
新中国成立后,封丘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封丘建设日新月异,交通便利,四通八达。95%以上的村庄都有柏油路。工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化工、机械、建材、造纸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产品有碳铵、尿素、铝合金纱窗、水泥、汽车轴类零件等。手工艺品有壁挂、刺绣、藤编、芦苇编、草编等。青龙湖碧波荡漾,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天然湖泊,面积6000多亩,水域辽阔,水草茂盛,终年永不干涸。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鸟语花香,风景优美。观光农业区,万亩石榴园,春暖花开,秋色红枝。万青金银花生产基地绿意盎然,一望无际,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挂在地上的江景,粗犷壮阔。
李安琴出生的时候,封丘还处于极度落后的状态。人们主要靠农业为生,主要靠两条腿走路。富裕的家庭可以用驴、骡和马作为交通工具。再加上战乱频仍,整个社会呈现出民不聊生的局面。
2
李家的祖先可以追溯到700年前。
根据李氏族谱记载(1965438+2008年第七次修谱),他们在600多年前甚至更早就从甘肃陇西迁到西王庄。在李家的口口相传的叙述中,他们是从山西洪洞的大槐树上搬来的。
陇西在今天天水以西200公里。陇西因龙山得名,史书记载?《项羽本纪》记载:“借势始于龙牧。”这里的“长”字是“田埂”的意思。原来,古“龙”与“脊”相通,指的是田埂。在古代,人们看到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像山脊一样,所以称之为龙山。《辞海》说:龙山是六盘山南段的别称。班龙,又名班龙,自北向南,位于陕西省陇县西部,全长约120公里。它是渭河平原和陇西高原的分界线。
“陇西”一词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秦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这一年,秦赵浩棋建陇西郡,修筑长城,以保卫西部少数民族,从根本上保证秦人大后方的稳定。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秦人是在以蠡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展壮大起来的。早在夏朝,他们就“为夏王室调鸟兽,鸟兽更驯服”,所以“赐以嬴姓”。在夏商亡之际,秦人夏商,因其军事成就而“更加显赫”。到了周朝的时候,秦人已经是孝王了。"主马在谭开和渭河之间,这匹马非常慷慨."因其有功,得秦(今甘肃天水),周王室请其“与西戎讲和”。到了,护送周王室东进,被周王室分封诸侯,逐渐发展壮大。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灭狄,立狄道。
陇西县位于秦,吴象县位于汉。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陇西历来是历代县、州、府所在地,一度成为陇右最早的省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这里是李姓的发源地,人杰地灵。天下的李发源于陇西,一代又一代人才辈出。“龙禧堂”闻名中外。《但使龙城飞,莫教胡马花阴山》中的飞将军李广,是陇西人。唐王李世民的祖先也是陇西人。今天,到天水旅游的人还可以看到飞将军李光的墓。
在中国2000多个县中,最知名的是洪洞。洪东的名声远播。首先,是因为一个青楼女子凄凄惨惨的歌声:“苏三离开洪洞县了……”京剧是国粹,爱好者高兴时会哼几句《玉堂春》。那些不好的人偶尔会打开电视和收音机,也许一个苏三会蹦进他们的眼睛或耳朵,于是“洪洞”就深深地嵌入了中国人的记忆。
问我们家乡在哪里,
山西洪洞的国槐。
祖籍叫什么,
大槐树下的老人窝。
这是一首在中国流行的民歌,它是关于我的家乡洪通的记忆。李氏家族的口碑并非空穴来风。
的确,洪洞大迁徙是有历史依据的,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官方行为。据民国《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年间,山西人多次迁居楚、贺、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地,树为聚集地。”并在“广济寺设立驻地局,并派往赵传”中国的一些历史文献,如《明史》、《明史》、《续文书通考》等,都有移民的记载,民间移民的记载更为丰富。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陕西、甘肃等地的大量民间族谱、墓碑、祖宗碑刻,也都有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的记载。这些数据表明明朝是洪武。这次移民对于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以及我国社会的后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史料和族谱记载,李氏家族的迁徙路线应该是这样的:
700多年前,甘肃陇西有一户姓李的人家。后来的某个时候,他们迁到了山西洪洞,又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迁到了河南西王庄。总之,这个李家开始了他们漫长的迁徙。
现在我们无法得知他们迁徙的真正原因,但根据史料和经验可以知道,他们一定是遇到了困难,在陇西老家已经无法生存,或者说是无法很好地生存。因此,他们有背井离乡的壮举。
他们循着祖先的足迹,先北上到了山西省洪洞县。陕西曾是他们共同的祖先李世民父子的出生地。带着被祖先保佑的希望,他们想在这里定居,祭奠祖先。然而,此地早已不是唐朝时的繁华景象。和陇西一样,也有饥荒、兵变和贪官的迫害。所以一家人还没来得及安顿下来生孩子,就又出发了。现在无法知道他们是政府组织的还是自发的。简而言之,他们这次选择了南下。直觉告诉他们,沿着这条河,可以找到一片水草丰美的土地。只有到了那里,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丰厚的收获。于是他们找到了黄河,并渡了过去。那些浑黄的黄河水!他们走啊走,终于看到了一大片平原,这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也是龙溪和洪洞没有的,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本能地认为这么多平地这么适合耕种。如果我们种植大面积的小麦,我们就离天堂不远了。他们犹豫着,希望留在这里。
此时,我们不得不暂时停下来。人类的每一次迁徙都是划时代的壮举,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而每一次迁移都充满艰难困苦,无论是一个姓氏还是一个族群,相对来说,一个姓氏的迁移更为艰难。李氏家族远祖的迁徙也充满艰辛。他们在迷茫和希望中,在最原始最强烈的内在需求的催促下,毫不犹豫地走向远方未知的道路。鲁迅说得好,一个要生存,一个要发展。生存第一。如果一个世纪后,他们的后代,一个叫李安琴的年轻人,为了生活,独自去了新疆。
三
西王庄在黄河边上,离它只有几里地。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场,就像我们平时在黄河中下游平原上看到的所有农场一样。可能不同的是,西王庄的布局很规整,方方正正。有三条平行的街道。这条大街被村民们称为中央大街。中央大街以南的街道是南街,北面的街道是后街。村子四周种着一种叫野葛的植物,这是李安琴和他的同伴们小时候最喜欢的地方。1966期间,李安琴第一次回老家时,葛根已经明显减少,几乎消失。到2002年他第二次回到家乡时,葛根已经完全消失了。
西王庄有四座寺庙,沿中央大街分布。在村子的中心,也就是中央大街的中间,不仅有一座小庙,还有一口古井。小庙叫老乃庙。最西边是一座大庙,也就是李家的祠堂,还有两座供奉神灵的小庙,李安钦记不清了。
李家祖屋在中心街小庙对面,沿着一条南北向的小巷呈东西向分布。西边的大房子是李凤东家的,东边的是李风启家的。分别是李安钦的二曾祖父和曾祖父。但是,李安琴出生的时候,他们已经死了,只有他们的后代还活着。
说到李氏家族的祖先,我们不能不特别提到。他是李家中兴的关键人物。李家几代人都搬到了西王庄,从到现在已经是第十四代了。上几代人在西王庄辛苦劳作,也只是温饱而已。但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的家财逐渐富裕起来。到了的时候,他已经会做生意了,凭着他的聪明才智,李家很快发展成了一个大家庭。
李毓佩生活在清朝咸丰年间。这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他把勤奋做到了极致。如果他走在路上,看到一个破布头,他会弯腰捡起来带回家;如果他看到一根柴火,哪怕是一根很小的树枝,他都会弯下腰捡起来带回家。哪怕遇到一堆牛、驴或者骡马的粪便,他也会铲回家。如果他因为其他原因没有工具,他会跑回家拿出铲子铲回去。在他眼里,这些都是好东西,都是有用的东西。布头可以用来缝补,树枝可以添一把火,柴火甚至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或者交换其他有用的东西,粪便可以催肥庄稼,让庄稼长得更壮。他觉得不捡这些东西是浪费,是灾难。因此,他在街尾不停地捡。所以,我得到了村里人一个刻薄的外号:过马路!意思是只要他走过,就捡了一条干净的路。
李毓佩的绰号不是白叫的。他的节俭、勤奋和商业头脑使他脱离了老乡们的普通生活,购买了大量农田,开了一家染坊和一家盐店。现在无法详细追溯他的商业事迹,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毕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李毓佩有两个儿子,长子李风启和次子李凤东。李风启是李安琴的曾祖父。他先是收养了李毓佩的弟弟李玉珍,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家庭。当李风启回来时,她继承了李玉珍的财产,这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家族企业。到了民国时期,也就是在李安钦爷爷手里,李家是真正的大家族,不仅有300多亩地,还有大量的牲畜和杂工,在染坊和盐铺的基础上还开起了客栈。
虽然李毓佩很节俭,但他很慷慨。他严于律己,严于律己,以节俭为务,善待乡亲。他的儿子李风启就像他的父亲。李风启的儿子更糟糕。
李风启的长子名叫李金玲,生于清道光(12)年9月22日,正处于历史剧变的关头。第二个儿子是李进荣,李安钦的祖父。李进荣生了四个孩子,三男一女。李进荣是在他的大儿子16岁的时候去世的,而在1933年,正是壮年的好时候。李进荣去世一年后,李安琴的奶奶也跟着他一起去世了。今年,他们的小女儿刚满一岁,从此在哥哥李安琴的父亲的照顾下长大。
李安琴的爷爷是个高个子,性格特别老实坦率。关于他的故事,有两点特别值得一说。第一,他力气很大,一只手就能摆开村里任何一辆木质独轮车。这样的力气是干农活的好手;第二,他充满激情,敢想敢做。辛亥革命开始的时候,剪辫子风潮席卷神州大地,他义无反顾地跑到封丘县把储存了十几二十年的辫子剪了下来。然而如此意气风发的人却英年早逝,让人扼腕叹息!
至于奶奶,李安琴记得她医术高超,懂得治痔疮,还能治常见的疮,为村民解除了不少痛苦。因此,奶奶在村里的口碑很好。奶奶家是医生世家,世世代代都是医生。由于传男不传女的封建传统,她的家人对她很警惕。奶奶只学会了割痔疮,懂点按摩,不会配药。药方在奶奶爸爸手里。
李风启非常重视子孙的教育,这与他的父亲不同。因此,他的长子李金玲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成为了李家的第一秀才。李金玲在私立学校学习,但也经历了外面的世界。在他年轻的时候,辛亥革命风起云涌,新思想、新学校如雨后春笋,所以他也受到了新教育的影响。
在李家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一个关键人物。他把读书的理念贯穿一生,灌输给后代。他的祖父李毓佩确立了家族的经济地位,而李金玲则确立了家族的文化地位。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家族经历的总结。这句话虽然出现在20世纪后期,但李金玲体会到的,包括李安琴后来深刻体会到的,都是这句话表达的同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