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慈禧吃遍了山珍海味却对窝窝头情有独钟?

今天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慈禧和窝窝头。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窝窝头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面食。原料主要是玉米粉和黄豆粉。窝窝头有肠蠕动的作用,但消化能力差的朋友不宜多吃。窝窝头的起源目前没有办法确定,但是这个名字从明朝就有了。窝窝头在北方比较常见,因为南方人喜欢吃口感比较软的面食。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就连吃过各种山珍海味的慈禧太后也对窝窝头情有独钟。这是怎么回事?

随着现在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人习惯了吃大鱼大肉,反而注重身体健康。比如多吃粗粮“刮油”。窝头是许多健康人喜欢的粗粮食品。当然经过今天的改良,加入了很多细粮,可以增加肠胃蠕动,减轻体重。但是,在古代,所有的馒头都是粗粮做的。用老北京的话说“窝窝头就是棒子面和杂货面的产物,一口吞两碗水都费劲”,所以只有穷苦平民才吃这种窝头。但是作为一个老佛爷慈禧,她对这种粗粮有着特殊的偏爱。有什么背景?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和光绪从紫禁城一路逃往西北。他们出逃的时候肯定是“一切从简”,养尊处优的慈禧也不会免俗。野史中记载,慈禧带着随从仓皇出逃时,有一天在路上,老佛爷突然饿了。但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宦官们怕八国联军追上来对慈禧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所以也很为难。而慈禧则是出了名的古怪,没有确切的饮食规律。当时太监宫女都吃完了,慈禧肚子饿了,路上不可能生火做饭。于是和* * *一起逃亡的穷人家拿了一点窝窝头。虽然追随者知道蒸玉米是玉米和混合面粉,他们加入了一点糖和其他精细的调味品。

慈禧饿得把大包子都吃了,说:我在故宫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事后,没有什么不妥,慈禧来到了著名的“乔家大院”。没过多久八国联军撤出北京,慈禧回到紫禁城。回去后,慈禧想念她在路上吃的包子,命令御厨做同样的包子。这些厨师傻眼了,如果按照慈禧当时吃的窝窝头的“标准”来做,肯定会掉脑袋。这些厨师都是异想天开。他们用40%的玉米粉加上50%的精细面料,再加上65,438+00%的其他面料,按照不同的比例做成面团。

然后,把馒头的大小改成成人拇指大小,在馒头上涂上一层黄色的甜味。老佛爷吃了这种改良后的窝窝头后,也觉得挺满意的,当然不能和出逃时的尴尬相比。所以老佛爷在1908去世之前,几乎每个月都要做这种改良的窝窝头。随着满清的覆灭,慈禧爱吃包子的传闻也为百姓所知。大家都骂慈禧:她执意要吃这些廉价的食物,而不是吃山珍海味,这进一步加深了慈禧在大众心目中的恶劣影响。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的背景。慈禧之所以喜欢吃包子,是因为厨师早就“偷梁换柱”了。慈禧吃的馒头和今天的馒头或者无酵饼差不多。它们又软又好吃又甜。这些都是御厨里的厨师,他们想出的保命方法不仅让慈禧高兴,还完成了任务。然而这件事越传越大,越传慈禧是个喜欢吃窝窝头的“老妖太后”。相反,窝窝头成为了一道美食,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