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炯明(陈炯明最后的命运)是谁?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陈炯明的知识,其中也会分析和解答陈炯明最后的命运。如果你能解决你想知道的问题,关注这个网站。

陈炯明笔下人物的生活

陈炯明,徽州府海丰(今汕尾海丰)丁白乡人。广东军事将领,中国军事家。光绪二十四年进士。光绪32年就读于广东法政学堂,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宣彤元年,他被选为广东咨议局委员。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著名的黄花岗起义。黄花岗战役中,任敢死队第四队队长,企图炸广东水师提督。

武昌起义后,陈炯明赴东江组织人民军起义。10月9日广东“和平光复”后不久,19165438任广东副省长,后任代省长。1912年4月任广东总绥靖总管,后任广东军事大使。1913年6月继任广东巡抚,18年7月宣布广东独立。后来,他的部下老师苏申初炮轰总督署,自立为临时总督,陈逃往香港和新加坡。1915、12年回到东江,组织人民军起义。次年,在惠州附近成立广东* * *兼陆军总司令部,任总司令。袁死后,李做了总统,陈交出了军权,被授予将军的称号。后来,他去上海参加孙中山发起的保护运动..165438+10月21,朱清澜任陈总督亲军司令。65438年2月2日,孙中山被任命为援建福建的粤军总司令。经过10个月的鏖战,孙中山打败福建督军李厚吉,占领闽西南二十余郡。此时的陈炯明,除了整顿军队和武艺之外,还致力于“刷新政治”,创办《民兴半月刊》和《民兴日报》,倡导“新文化”,以响应“五四”后新思潮的传播。1920年8月,奉孙中山之命回到广东,19年10月28日攻克广州。孙中山任命陈为广东巡抚兼粤军总司令。1921四月,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非常总统。在这里,陈反对非常大的总统选举。陈炯明认为:根据总统选举法,总统由两院共同选举产生,至少要有三分之二在场议员即580人出席才能召开总统选举会议。目前广州旧议会议员只有200多人,还不到原众议院人数的一半,实行无记名投票。这不是自毁法律吗?北灭法和北灭法有什么本质区别?一旦广东成立正式政府,结局只有一个:南北再次陷入战争。陈反对孙中山的任命,没有参加就职典礼。孙成为大总统后,他被任命为陆军部长官和内政部长官,并说服陈加入国民党。

1922年6月,陈炯明与孙中山因保民运动合作(这里的法律是孙中山于1912+0年3月实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因政治分歧而分手。陈炯明主张首先在广东搞好民主宪政,模仿美国,建立类似欧美民主国家的联邦制政治制度,逐步走向全国和平统一。这种想法在历史上被称为“联省自治”;孙中山不同意陈炯明的想法。他主张“中央集权”,想通过武力“北伐”统一中国,以便自己夺取政权。1922 3月21日,陈炯明的心腹、在后方负责筹划北伐军的粤军参谋长邓铿从香港出差返省,在广九车站突然遇刺,两天后去世。

国民党正史一直说邓铿是被陈炯明暗杀的。然而,陈派及驻穗、美、英领事馆均认为邓铿遇刺是国民党孙派所为。邓铿的死对孙和陈之间本已脆弱的关系是一个致命的打击。4月9日,孙中山请廖转告陈炯明:第一,陈炯明要参加北伐;第二,筹集500万元军费。陈炯明无法接受孙的条件,因此被赶下台。4月下旬,第一次直接战争爆发。孙中山一直与冯、皖军阀秘密接触,结成三角同盟。孙中山深感这是联合冯、万军阀,直击直线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得不立即出兵策应。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条直线仅仅一个星期后就被吴打败了,他进攻南北直线的计划也就落空了。但南方的北伐,如箭在弦,不得不为。5月8日,孙中山任命陈炯明部下叶菊为两广边界督军,以示对粤军的信任。5月9日,孙中山在韶关向三军宣誓,告诉北方“创办学校的目的是建立真正的和谐,扫除多年的政治黑暗和邪恶,统一国家,发展民治。”然而,叶菊却不领情。5月20日,他率领60多个营的粤军,突然进入省城。粤军虽然打着欢迎陈复职的旗号,但内部已经开始分化。一派要求陈炯明立即返省,恢复一切职务,顾全大局;另一派不满陈炯明对孙中山态度软弱,希望叶菊率领粤军,与孙中山一刀两断,如果陈炯明不同意,请他出国或留在惠州休养。5月31日,上海《申报》的一篇文章揭露了粤军内部的分歧:“现在陈三部曲也分两派。若陈主张立即返省,大局已定;我主张陈灿不要犯错,妥善解决后才能回省。”陈炯明隐居在徽州。各界呼吁陈炯明返省的书信电报铺天盖地,见诸报端;前去劝说司机的信差们川流不息。就连陈独秀也来到惠州,劝陈炯明加入* * *产党,领导华南革命。

6月1922日,6月1日,孙中山率领两个营的警卫队从韶关返回被粤军重重包围的广州。6月2日,孙中山在总统府设宴款待粤军将领。出乎意料的是,没有邀请高级军官,只有几个低级军官来了。他对年轻军官说:“告诉你们的军官,不要以为守住白云山就可以胡作非为。我马上登上永丰舰,放火烧了东江枪毙你们,连你们的根据地都要剿灭!现在东江涨水了,永丰炮舰可以直入陈炯明的老巢了!”孙中山一连发了三个电报,要求陈炯明立即去广州商谈一切,并派人到惠州开车。但陈炯明此时拒绝去广州。他说,等省城的部队撤走,他才打算去广州。显然,他不想被误解。陈炯明曾说,一旦粤军起兵反孙,“天下万恶将尽”,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1922年6月2日,北洋总统徐世昌在巨大压力下宣布辞职。因为孙中山在保法运动中多次发表政治宣言,承诺只要徐世昌下台,他也同时下台。因此,舆论普遍认为,徐世昌下台后,停止内战、实现和平统一终于会有一线曙光。6月3日,蔡元培、胡适、高等各界知名人士200余人联名致电孙中山、广州非常国会,呼吁孙中山实行与徐世昌同时退位的宣言。这说明这个要求在当时是相当流行的。令许多人惊讶的是,孙中山公开拒绝履行他的承诺并辞职。顿时,各行各业都失望了。孙中山“护法”的革命口号被揭露,失去了民心。甚至段对曹儒林说:“过去,打着临时和约被蹂躏的旗号发动革命。然而,现在临时合同已经恢复,孙文仍然坚持反抗。从今以后,这将成为他是错误的。”陈炯明也表达了对孙中山的不满,他说:“我们之所以一直闹革命,试图武力推翻北洋政府,无非是北洋军阀废除了临时约法,蹂躏了民主宪政。既然恢复了临时宪法,我们自然不用造反了。”

6月3日,叶菊在广州宣布戒严,到处都是要道和岗哨。6月12日,孙中山邀请广州新闻界参加茶话会。他决心通过报纸向陈炯明摊牌。他宣布:我命令粤军撤出省城30里。如果他不服从命令,我会用武力制服他。人们说孙文是汽车大炮(说大话),但这一次大炮更加强大。要在三个小时内把他的60多个营的陈嘉俊变成泥粉并不困难,不是用实心子弹,而是用开花子弹,或者用八英寸口径大炮的毒气弹。然而,如果杀死60多个营的士兵,扰乱整个城市的居民,那就太暴力了,但他们不会停止,直到我这样做。我只希望新闻界所有的先生们能主持正义,尽最大努力在十天内纠正陈嘉俊。如果陈嘉俊改变态度,那将是上天的赐福。如果无效,他就要执行我海军大统领的职权,对其进行制裁。(深报1922六月19)

1922 6月15日夜,粤军高级将领在正仙寺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军事政变,驱逐孙中山下台。”就在这紧要关头,陈炯明派惠州书记陈带亲笔信劝阻叶菊心,大意是:如果孙中山出兵北伐,若能胜利巩固,若失败,我暂调部队回东江训练为陆军部长,做好充分准备,那时我还能收拾残局。陈把信送到了郑仙寺。叶菊看完后,把信扔到陈面前的地上,说陈炯明对军事一窍不通。他还说,东江哪里有吃的?告诉陈,向陈炯明汇报。陈炯明一怒之下摔个小盅,为时已晚。”

6月1922日凌晨,叶菊行动了。但是他不想杀孙中山,他只想把他赶出广东,所以在放火之前,有人打电话给孙,叫他逃跑。他们的要求正是蔡元培等人早前提出的,要求孙中山兑现承诺,与徐世昌一起下台。孙中山出府后,粤军围攻总统府,要求守军不得投降,并发射土炮“三枪吓退”。当孙中山登上军舰后,海军向叛军宣战。据香港中英文报纸和英美外交官的报道,6月1922,17日,孙中山用海军大炮狂轰滥炸广州,造成100多名无辜平民死亡。陈炯明的政治主张为“联合省自治”制定一部省宪法,这在美国宪法的联邦制中是有效的。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生产党的官方历史观一直认为,陈炯明的“联省自治”承认北洋政府的统治现状,仍然会导致变相的军阀主义。也有人认为他是中国联邦宪政的实践者。

刘凤舞的历史小说《民国春秋》描写陈炯明杀害幼童,仅以小说为出处。

1920 12 15香港报转载《上海新宣言》对陈炯明的评论云:“陈刚毅果敢,沉默寡言,其个人品德可为南北楷模。”章太炎称赞陈说“清。在他那个时代是独一无二的,在广阔的世界里也是得不到的”。孙逸仙曾承认,陈炯明“不善女色,不要安逸,我不如吃苦和节俭”。

无论是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还是* *产党主导的* * *政权,陈炯明在教科书上都被描述为“反党”、“造反派”、“汉奸”。199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对此进行研究,特别是陈炯明之子陈,查阅了当时大量报刊,世人才重新认识了陈炯明。但是陈的数据并不是完全公正的。潘采夫在《陈炯明:一个悲伤的乌托邦》中做了详细介绍。

全文如下:

历史学家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教科书中的陈炯明是以造反派和小偷的身份出现的,作为反对孙中山的可耻下场,来教育一代又一代无辜的孩子。无论国民党史还是* * *产党史,陈炯明都被刻画成一个军阀,一个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叛徒,一个炮轰总统府的刽子手。他所谓的贡献总是被置之不理。

然而,在铁还没卖出去之前,时间总能冲刷掉一些真相。将近一百年过去了。随着史料的发现和意识形态的松动,陈炯明在辛亥革命中的丰功伟绩,他的自治理想和实验,他与孙中山的恩怨,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人们这才发现,这是又一个失散的辛亥父亲。

1925年,孙中山去世时,陈炯明写了一副挽联:“唯有英雄能把人活活打死,功过是非自有历史;我第一次和老朋友打过仗,公恨私谊我都知道。”在惺惺相惜的感觉下,似乎在指责男主角不公。可见这两位伟人之间的故事太多了。

鲁迅去世时,徐懋庸写了一副对联悼念鲁迅。“敌人几乎是朋友,但我自问;知我有罪我,大众无言。”敌、友、识、罪,是两位辛亥国父陈炯明与孙中山一生关系的写照。

1933年9月,陈炯明去世,香港《商报》评论说:“国民党少了一个敌人,中国少了一个好人。”

陈炯明的一生?

1878,广东汕尾海丰人,原名杰,赞之,争之;

1899,中国学者;

1906年赴广州就读于广东政法学院,190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65438年至0909年任广东咨议局委员,先后提出“废除衙门积弊”、“废除当场司法”、“组织乡镇地方自治”、“修建胡慧铁路”、“禁绝一切赌博”等建议。11与邱等人一起被提升为代表,赴沪参加各省咨议局联席会议并入团;

1910,参加广州新军起义联络工作;

1911年,在广州起义领导机关的统筹下,任预备课课长、调度课副课长,还决心带队攻打巡抚教头府。武昌起义后,被同盟会南方分会派往东江,组织民军起义,收复惠州。

1911年,广东军政府成立,升任副省长,不久出任代省长;

1913年宣布广东独立,声讨袁世凯。失败后,他逃到香港,转到新加坡。

1915年,他联系了一批前国民党成员另立牌子,组织了中华水利促进会,受到孙中山的严厉批评;

1916年回到广东东江,发动守备和平民起义,参加讨袁斗争。

1917年,北京市政府主席李授予将军勋章。后向孙中山表示“全心全意拥护”,参加护国运动,任闽粤军总司令,占领闽西南汀州、漳州、龙岩等地,建立根据地,史称“闽南保护区”;

1920年8月,率领粤军从广西回到广东,打败占领广东的广西军阀,被任命为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

1921年5月,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华民国政府战争部长官兼内政部长,积极参加“联省自治”运动,反对孙中山北伐;6月,任桂军总司令,进军广西,攻占广西全境。后来孙中山被阻止在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北伐被破坏。

1922年4月,拒绝前往梧州与孙中山商议北伐事宜,并以辞去一切职务相威胁。孙中山被免去广东省省长、粤军总司令、内务总长三职。之后退守惠州,部下叶菊率领“陈嘉俊”主力回粤。16年6月发动兵变,炮轰总统府和越秀大厦。15年8月,陈炯明回到广州,任粤军总司令;

1923年65438+十月,陈炯明领兵退守东江。

1925年,革命军两次东征彻底击溃总部,后避难香港,后将美国致公党改编为中国致公党;

1933于9月22日在香港去世。(1933,陈炯明在香港死于贫困,甚至想用母亲准备的棺材。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地方军政主官有如此凄惨的结局是非常罕见的。)

少年时期

陈炯明,徽州府海丰(今汕尾海丰)丁白乡人。广东军事将领,中国军事家。光绪二十四年进士。光绪32年就读于广东法政学堂,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宣彤元年,他被选为广东咨议局委员。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著名的黄花岗起义。黄花岗战役中,任敢死队第四队队长,企图炸广东水师提督。

武昌起义后,陈炯明赴东江组织人民军起义。10月9日广东“和平光复”后不久,19165438任广东副省长,后任代省长。1912年4月任广东总绥靖总管,后任广东军事大使。1913年6月继任广东巡抚,18年7月宣布广东独立。后来,他的部下老师苏申初炮轰总督署,自立为临时总督,陈逃往香港和新加坡。1915、12年回到东江,组织人民军起义。次年,在惠州附近成立广东* * *兼陆军总司令部,任总司令。袁死后,李做了总统,陈交出了军权,被授予将军的称号。后来,他去上海参加孙中山发起的保护运动..165438+10月21,朱清澜任陈总督亲军司令。65438年2月2日,孙中山被任命为援建福建的粤军总司令。经过10个月的鏖战,孙中山打败福建督军李厚吉,占领闽西南二十余郡。此时的陈炯明,除了整顿军队和武艺之外,还致力于“刷新政治”,创办《民兴半月刊》和《民兴日报》,倡导“新文化”,以响应“五四”后新思潮的传播。

在广东工作

1920年8月,奉孙中山之命回到广东,19年10月28日攻克广州。孙中山任命陈为广东巡抚兼粤军总司令。1921四月,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非常总统。在这里,陈反对非常大的总统选举。

陈炯明认为:根据总统选举法,总统由两院共同选举产生,至少要有三分之二在场议员即580人出席才能召开总统选举会议。目前广州旧议会议员只有200多人,还不到原众议院人数的一半,实行无记名投票。这不是自毁法律吗?北灭法和北灭法有什么本质区别?一旦广东成立正式政府,结局只有一个:南北再次陷入战争。陈反对孙中山的任命,没有参加就职典礼。孙成为大总统后,他被任命为陆军部长官和内政部长官,并说服陈加入国民党。

1922年6月,陈炯明与孙中山因保法运动(这里的法律是孙中山于1912年3月实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合作,但因政治分歧而分手。陈炯明主张首先在广东搞好民主宪政,模仿美国,建立类似欧美民主国家的联邦制政治制度,逐步走向全国和平统一。这种想法在历史上被称为“联省自治”;孙中山不同意陈炯明的想法。他主张“中央集权”,想通过武力“北伐”统一中国,以便自己夺取政权。1922 3月21日,陈炯明的心腹、在后方负责筹划北伐军的粤军参谋长邓铿从香港出差返省,在广九车站突然遇刺,两天后去世。

国民党正史一直说邓铿是被陈炯明暗杀的。然而,陈派及驻穗、美、英领事馆均认为邓铿遇刺是国民党孙派所为。邓铿的死对孙和陈之间本已脆弱的关系是一个致命的打击。4月9日,孙中山请廖转告陈炯明:第一,陈炯明要参加北伐;第二,筹集500万元军费。陈炯明无法接受孙的条件,因此被赶下台。4月下旬,第一次直接战争爆发。孙中山一直与冯、皖军阀秘密接触,结成三角同盟。孙中山深感这是联合奉系、皖系军阀,直击防线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得不立即出兵策应。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仅仅过了一个星期,就被打败了,他进攻南北直路的计划落空了。但南方的北伐,如箭在弦,不得不为。5月8日,孙中山任命陈炯明部下叶菊为两广边界督军,以示对粤军的信任。5月9日,孙中山在韶关向三军宣誓,告诉北方“创办学校的目的是建立真正的和谐,扫除多年的政治黑暗和邪恶,统一国家,发展民治。”

然而,叶菊却不领情。5月20日,他率领60多个营的粤军,突然进入省城。粤军虽然打着欢迎陈复职的旗号,但内部已经开始分化。一派要求陈炯明立即返省,恢复一切职务,顾全大局;另一派不满陈炯明对孙中山态度软弱,希望叶菊率领粤军,与孙中山一刀两断,如果陈炯明不同意,请他出国或留在惠州休养。5月31日,上海《申报》的一篇文章揭露了粤军内部的分歧:“现在陈三部曲也分两派。若陈主张立即返省,大局已定;我主张陈灿不要犯错,妥善解决后才能回省。”陈炯明隐居在徽州。各界呼吁陈炯明返省的书信电报铺天盖地,见诸报端;前去劝说司机的信差们川流不息。就连陈独秀也来到惠州,劝陈炯明加入* * *产党,领导华南革命。

6月1922日,6月1日,孙中山率领两个营的警卫队从韶关返回被粤军重重包围的广州。6月2日,孙中山在总统府设宴款待粤军将领。出乎意料的是,没有邀请高级军官,只有几个低级军官来了。他对年轻军官说:“告诉你们的军官,不要以为守住白云山就可以胡作非为。我马上登上永丰舰,放火烧了东江枪毙你们,连你们的根据地都要剿灭!现在东江涨水了,永丰炮舰可以直入陈炯明的老巢了!”孙中山一连发了三个电报,要求陈炯明立即去广州商谈一切,并派人到惠州开车。但陈炯明此时拒绝去广州。他说,等省城的部队撤走,他才打算去广州。显然,他不想被误解。陈炯明曾说,一旦粤军起兵反孙,“天下万恶将尽”,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1922年6月2日,北洋总统徐世昌在巨大压力下宣布辞职。因为孙中山在保法运动中多次发表政治宣言,承诺只要徐世昌下台,他也同时下台。因此,舆论普遍认为,徐世昌下台后,停止内战、实现和平统一终于会有一线曙光。6月3日,蔡元培、胡适、高等各界知名人士200余人联名致电孙中山、广州非常国会,呼吁孙中山实行与徐世昌同时退位的宣言。这说明这个要求在当时是相当流行的。令许多人惊讶的是,孙中山公开拒绝履行他的承诺并辞职。顿时,各行各业都失望了。孙中山“护法”的革命口号被揭露,失去了民心。甚至段对曹儒林说:“过去,打着临时和约被蹂躏的旗号发动革命。然而,现在临时合同已经恢复,孙文仍然坚持反抗。从今以后,这将成为他是错误的。”陈炯明也表达了对孙中山的不满,他说:“我们之所以一直闹革命,试图武力推翻北洋政府,无非是北洋军阀废除了临时约法,蹂躏了民主宪政。既然恢复了临时宪法,我们自然不用造反了。”

6月3日,叶菊在广州宣布戒严,到处都是要道和岗哨。6月12日,孙中山邀请广州新闻界参加茶话会。他决心通过报纸向陈炯明摊牌。他宣布:我命令粤军撤出省城30里。如果他不服从命令,我会用武力制服他。人们说孙文是汽车大炮(说大话),但这一次大炮更加强大。要在三个小时内把他的60多个营的陈嘉俊变成泥粉并不困难,不是用实心子弹,而是用开花子弹,或者用八英寸口径大炮的毒气弹。然而,如果杀死60多个营的士兵,扰乱整个城市的居民,那就太暴力了,但他们不会停止,直到我这样做。我只希望新闻界所有的先生们能主持正义,尽最大努力在十天内纠正陈嘉俊。如果陈嘉俊改变态度,那将是上天的赐福。如果无效,他就要执行我海军大统领的职权,对其进行制裁。(深报1922六月19)

1922 6月15日夜,粤军高级将领在正仙寺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军事政变,驱逐孙中山下台。”就在这紧要关头,陈炯明派惠州书记陈带亲笔信劝阻叶菊心,大意是:如果孙中山出兵北伐,若能胜利巩固,若失败,我暂调部队回东江训练为陆军部长,做好充分准备,那时我还能收拾残局。陈把信送到了郑仙寺。叶菊看完后,把信扔到陈面前的地上,说陈炯明对军事一窍不通。他还说,东江哪里有吃的?告诉陈,向陈炯明汇报。陈炯明一怒之下摔个小盅,为时已晚。”

6月1922日凌晨,叶菊行动了。但是他不想杀孙中山,他只想把他赶出广东,所以在放火之前,有人打电话给孙,叫他逃跑。他们的要求正是蔡元培等人早前提出的,要求孙中山兑现承诺,与徐世昌一起下台。孙中山出府后,粤军围攻总统府,要求守军不得投降,并发射土炮“三枪吓退”。当孙中山登上军舰后,海军向叛军宣战。据香港中英文报纸和英美外交官的报道,6月1922,17日,孙中山用海军大炮狂轰滥炸广州,造成100多名无辜平民死亡。

老死

1925 10年6月10日,美国致公党改组为中国致公党,陈炯明当选为总理,为副总理。1933年9月22日,陈在香港病逝。1935年4月3日,葬于徽州西湖边的魏紫山。

陈炯明是好人还是坏人?

陈炯明是国民党的叛徒,但他没有背叛革命事业!在我一个中国人眼里,他似乎是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人!身为军阀,就算不亲近女人也不要让地方自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试图拉拢他,但要求日本归还东北三省。他在一张8万元的支票上划线并寄回了。那时候他一贫如洗,甚至死后还被埋在为他母亲准备的棺材里!“近代以来,国家与人民的关系越密切,政治事务就越复杂。除非古代的官员能宽大为怀,从简从简,所有的政治事务都与人民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人民必须自给自足。如果一切都接受中央的话,离中央越近,离人民就越远。不仅人民永远处于被动地位,民治也就无从培养,中央就没有为人民谋幸福的诚意,也就无法实现。”(陈炯明文集,第2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陈炯明为什么要叛变?

陈炯明因政治分歧而叛逃。

陈炯明与孙中山因保法运动而合作,但因政治分歧而分手。陈炯明主张在广东搞好民主宪政,仿效美国,建立类似欧美民主国家的联邦制政治制度,逐步走向全国和平统一。

这个命题在历史上被称为“联省自治”;孙中山不同意陈炯明的想法。他主张“中央集权”,想通过武力“北伐”统一中国,以便自己夺取政权。

陈炯明的成就:

辛亥革命广东光复后,陈炯明任广东副省长、代省长,6月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广东巡抚,1913。二次革命时在广东宣布独立,失败后迁居南洋。

1916年参加元秋,成立粤军总司令部,任总司令。1917参加护法运动,被孙中山任命为闽粤援军总司令,后击败福建巡抚李厚吉,占领闽南。

1920 10孙中山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任陆军大臣兼内政大臣。经过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陈炯明逐渐成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孙中山倚重的一大革命武装力量。